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3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28
在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中,商是很独特的,其独特之一便是在说到商朝时,人们往往“商”“殷”
并称,并习以为常,说商汤商纣时称商,说殷墟时称殷,大家也都听得明白。可难道商朝有两个国号吗?商朝的国号究竟应该是商还是殷呢?
01.“商”、“殷”之争
殷、商并存的现象古已有之,所以究竟应该怎么称呼也难坏了古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堂而皇之地在《夏本纪》和《周本纪》中写着《殷本纪》。唐人司马贞在为《史记》做索隐时就这么解释,盘庚迁都之前叫商,盘庚迁都之后叫殷。
不过,这个说法并非定论,质疑者并不鲜见,尤其是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后,这种质疑就更有力了——在已发现的甲骨文卜辞中,只见“商”而不见“殷”,反而是在周朝青铜器的铭文中才出现了“殷”。所以,“商”才应该是商朝的国号,而“殷”则是后人对商的称呼。那么,后人为何要以“殷”称商,而“殷”又是何意呢?
02.东方的后裔
“殷”究竟是何意,也困扰着历代的历史学家们,简言之,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地名说,一种是民族说。
地名说的代表人物众多,且都大名鼎鼎,如王国维、郭沫若、傅斯年、宫崎市定等人都是地名说的支持者,不过“殷”究竟指的是何地,他们内部也各执一词,没有定论,如王国维就认为“殷”指的是殷墟(即安阳)一带,郭沫若认为是衣(即殷城)一带,傅斯年、宫崎市定则突破了一城一地的范围,认为殷泛指黄河下游。不过,他们的说法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先有“殷地”还是先有“殷人”。
若先有殷地,就是以殷地之名称呼这块土地上的民族;若先有殷人,就是以殷人之民称呼他们居住的这块土地。从当时的历史现实来看,很有可能是后者,因为在当时,很多地方是没有名称的,地名的产生往往是在当地有了固定原住民之后的事情。
妇好墓
所以,地名说大概率是靠不住的,相反,民族说反而合乎逻辑得多。民族说的代表人物为姜亮夫、徐中舒。
他们认为“殷”就是“夷”的另一种说法,殷就是夷。
所谓东夷北狄南蛮西戎,商人起源于今鲁西南、豫东一带,且以鸟为图腾,则商人是东方少昊氏的分支。周人兴起于今陕西,商人自然在他们的东部,自然以代表东方的“夷”来称呼先朝了。
03.并非贬称
一看到“夷”,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个贬义词,不过这是后世不断渲染的结果,夷之本意就是“东方引弓之民”,只是单纯的名词,无关褒贬,甚至在周人的铭文中还会出现“大殷”、“小邦周”这种说法。
与“夷”类似,蛮、闽、羌、狄、貉这种代表非汉民族的说法一开始都是单纯的名词,并无贬义,如蛮、闽因有“虫”,因此分别代表以蛇为图腾的南方的蛮族、越族;羌则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西方民族;狄代表以犬(或狼)为图腾的北方民族,貉则代表以豸(无足爬虫,《尔雅》:“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为图腾的东方民族。
一言以蔽之,都是这个民族最突出的特点。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字也渐渐有了贬义。不过,“夷”的另一种写法“殷”则因为是商的别称,反而成了褒义词,这就是历史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28
商朝的国号当然是商,殷是地名或者是这个民族的名称,是后来的周朝人对前面的这个商朝的一个称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29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 ,在亳(今商丘) 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6:29
经史学界的研究,现在基本认为“商”是商朝人定的国号,他们对自己的国家称为“商”。甲骨卜辞、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商朝为“商”,这是他们的自称。
而“殷”是他称,是商朝之后的周朝人对其的称呼,先秦的典籍如《尚书》等称呼商朝为“殷”,《史记》也延续了这一叫法。所以“殷”并不是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