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3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4
不才肤受,愿以有限的学识,和佛道无限的智慧,为您解答。首先,赞叹师兄发心,功德无量。就近最好,精进修行,要找名山。师兄可知何为出家?请原谅末学先讲理论。莲池大师云:通常人在初出家的时候,虽所立的志向有大小的不同,然而没有不怀着一片好心的。可是时间久了,一旦受着名利等种种因缘所*,便又重新开始营造房屋,讲究衣服,置买田产,畜养徒众,多积财物,勤作家务,与世俗的人无别。经说;“一人出家,波旬怖惧。”如果像这样的出家人,波旬不但不怖惧,而且还会欢喜得互相酌酒庆贺呢!好心出家的人们啊,请赶快醒悟,把一切世缘尽情看破!
曾见一位住在深山中的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位信众男女归依供养,便荒废了一生的道业,何况其他更大的障缘呢?古人说:“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这是说出家以后的又一次出家。出前一次的家容易,但要出后一次的家,那就难了。我为此而日夜恐惧不安。 每天都有人问出家,可有几个人真正能发起坚决出家的心,去做一个人天导师的僧宝呢? … …… ……… 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曰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我们知道,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的祸乱,宰相可以凭文才学识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下的大事,全都掌握在将相手里,然而先德却说出家不是他们所能做得到的,可知出家并不是一种简单容易的事。现今有些人,只要剃了头发,披上一领坏色衣,便说是出家了。唉!这只不过是出有两扇大门的家,并不是出三界火宅的家啊!能够出离三界的家,才可以称为大丈夫;但还未完全够格,要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然后才真正可称为大丈夫。古尊宿有一歌,词中说:“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二字人知少,”最胜儿,就是指大丈夫。但要做大丈夫不容易,这就难怪能理解“出家”二字含意的人少啊!
印光法师曾举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在佛教徒看来,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出家不是要逃避什么挫折或者世间男女情感一时想不开,他应该是佛法的传播人,是佛陀的使者,他是人天的导师,佛法能够在世界上流传下来靠的就是一代代出家人僧宝的千辛万苦的努力,要有一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大菩提心,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要想出家,先要看看自己出家的发心,是否具有出离心,认识到了轮回六道的痛苦,想要出离三界六道,更要看是否具有菩提心,即愿意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心,如果具有了菩提心,那么出家以后,有着这种菩提心的支持,一定能成就道业,相反地,只是一段时间的挫折或者情感问题,或者愿意清静几天,那么贸然出家,而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支持的话,出家生活也不会太平坦的。《难陀出家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大劫中,布施儿女,所获功德,不如发出家心向寂静地迈一步所获功德。”不用说自身出家,即使劝人出家、支持别人出家所获功德亦是无量。《出家功德经》云:“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无量。”不用说终生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难以思议。《本缘经》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僧祗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涂苦。”《万善同归集》中永明延寿大师云:“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曏时间,当期道果,何况割慈舍爱,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 ………… …… … 您再看道教的说法,也是为了普济众生。《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姻缘经》中葛玄所讲的“救度国土民人”、“度诸苦厄”、“拯救危机”。杜光庭《东院司徒冀公醮天罗词》:“大道好生,垂法济人,有感斯应。”又其《田崇谦卢昭又受六甲箓词》:“寿年增益,济人佐国,宏道宣经。”“好生”与“济人”,这是大乘道教的最基本要求。只修一己身体的长生不死,是丝毫不“足贵”的,只有“济度一切”,“功及于物”,使之不死,这样的长生,才是最可宝贵,“乃可为重”。独守山林的小乘道教,毫无忠孝仁义之功德,不仅说不上救人,连自己生命都拯救不了,“永与道隔”。大乘道教以救世为急,以开度天人万为先,功圆果满,水到渠成,得道登仙。《赤松子章历》卷三《天旱章》发誓:“不散道德,助国扶命,拯拔一切,救物为先。”《宗玄先生玄钢论·明取舍章第三十二》指出:“济物功未备,登仙之路犹远。”《道法心传·功行为先》以诗歌言志:“行法做神仙,功行要为先。济民并救苦,白日可*。”《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化妙诀》称大乘溥济以教化众生为急:“欲成大乘,大乘以溥济为先,溥济以开化为急,急救众生,守一存三行五无懈,必究大乘。”《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说:“夫道者,谓道路也;经者,谓径路也;行者;谓行步也;德者,谓为善之功德也;法者,谓有成道经可修读而得道也,谓有成道路之径可随而行之。夫有德之人念施行诸善行者,谓举足从径行,乃得大道。此欲贤者,因经法思念十善,施行功德,功德已行,为得道。譬如举足,因成之径,行步以前,当得大道。”这套修行法,旨意仍是要人建立功德,切忌坐而论道,“守道”而不行动。太上老君作《道经》,指明*登仙的大路,但仅仅有路是不够的,还需要去行走,故又作《德劲》,德即是“为善之功德”,必须践行功德,得道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诸真内丹集要》卷下指点修行人:“至如飞升尸解二者,又须功圆行满,代天行化,有济物利人之劳,方可至也。若无功行,但可延年益寿,亦不能为仙也。”没有济物利人之劳,无功无德,只可延年益寿,不能成为神仙。
入门修道志向要大,大志方得大乘,大根大器的大乘是“普度为怀”,而非“独善其身”。这些就是大乘道教讲求的济度精神。大乘道教“度人为先”、“无量度人”以及“先人后己”从而成仙的精神境界,既是利他主义的,但实际上最终还是利己的,因为其最高最终的目标仍然是为了“己身”成为“天仙”。这正是大乘道教的精神:利他又利己,度人终度己。在大乘道教看来,那种只求自己升仙,而置芸芸众生于不顾滴,只能成为品味低下的“地仙”而已。所谓“道士”指什么?《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太霄经》称:“人行大道,谓之道士。又云:从道为事,故称也。”行大道者,以道为事之人叫道士。《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一《太上出家经训》说:“道士者,谓行住坐卧,举念运心,惟道是修,惟德是务,持斋礼拜,诵经烧香,奉戒修身,然(燃)灯忏悔,布施愿念,讲说大乘,教导众生,发大道心,造诸功德,普为一切,后己先人,不杂尘劳,惟行道业。”又卷一引《太真科》称:“道士修习经业,以五千文为先,讲说通解,度人济己,开化无穷,此为大乘之人。”作为道士,必须成为具有“度人济己,开化无穷”精神的“大乘之人”,而且要把这种“造诸功德,普为一切”的大乘之道广为宣讲,教化普度众生,从而获得“天上地下,六道四死”的敬仰。 ………… 《印光大师文钞》上一段话:“愚人不知因果, 每欲侵占寺产, 而不知其龙天怀瞋, 冥冥之中, 折福折寿, 所损实重也。刻论因果, 俗人尚轻, 僧人更重。但俗有身家, 其报易见, 僧止一己, 其报难知。凡僧之住此院者, 各须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严持禁戒, 笃修净业。如是则生为世间福田, 没入莲池海会。倘或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则其人格, 便成下流。若更破斋犯戒, 败坏佛门, 则成魔王眷属, 地狱种子矣。此院, 乃明安二师, 及施主心力所成, 安住其中, 不肯修持, 便与侵占常住无异。古德云, 十方一粒米, 大如须弥山, 吃了不修道, 披毛戴角还。若更身主其事, 暗相偷窃, 则一气不来, 直堕阿鼻地狱, 上火彻下, 下火彻上, 经百千劫, 常受焚烧, 莫由得出, 岂不大可哀哉?!” (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佛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父母许可,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
过程:先到寺院的客堂,找知客*(寺院职称),或者向照客*(寺院职称)说明来意,照客*就会领你去见知客*,在这之前你要掌握《佛学入门手册》上的基本佛学内容,因为知客*首先要看你是否是佛教信仰者!还有你必须无婚史!然后在问诸多问题后,如果你的回答很到位,知客若想留你便登记你的身份证学历证,完事就会安排你的住处,并要你每天要在寺院里做事情,还有,在这期间你还是个居士,当过了些时日。寺院考察你觉得够出家的资本了,会要你背诵《佛教念诵集》里的一些内容,之后,你就可以剃度正式为沙弥了!
请注意!!!《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四之二引齐文宣王萧子良之说,谓出家有十八难行∶(1)辞父母亲情,(2)割妻子恩染,(3)弃权势地位,(4)忍饥苦而节食,(5)绝好滋味而甘啖蔬食,(6)不厌翘勤而精苦,(7)不吝惜七珍而舍离,(8)不畜聚钱帛而弃散,(9)不恃奴僮而自给,(10)不睹五色,(11)不闻八音,(12)不藏饰玩,(13)不溺安身养体而忘形舍命,(14)不贪眠卧昼夜不寝,(15)息交游而处寂,(16)饮馔不入口,(17)午后不取食,(18)处冢间而离爱。 中国佛学院招生简章 (附)
一、招生条件:
招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同等文化程度,有一定时间的出家生活经历,信仰虔诚,品学兼优,志愿从事佛教事业的青年僧人。
无婚姻或恋爱关系。年龄在十九至二十五周岁之间。
相貌端正,身体健康,无神经病(含奥抗阳性)史及其它传染病或残疾。
二、招考办法:
由本人所在地的寺院组织或佛协组织,向所在省的宗教部门推荐报名。
报考者需把学历证明及体检表(一定要有奥抗检查),脱帽僧装一寸近照四张,随同报名单函寄本院。经审核符合报考条件后,发给准考证。【寄来:(1)报考登记表、(2)体检表、(3)推荐介绍信、(4)相片四张】。
三、招生名额:
大学本科四年制。每两年招生一次,招生名额四十名左右。
四、考试与录取:
考试科目:佛学、语文、*、史地、英语、课诵。
录取考生:按照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五、生活待遇:
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待遇:学院规定每月发给每人生活费;发给一定数量的僧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寒暑假回原地,凭学生证可享受半价优待票。
六、培养目标:
佛学院以培养较高造诣的佛教学术研究人才、佛学教学人才、寺庙管理人才和国际佛学交流人才为目标。
七、毕业去向:
毕业后学院不包分配,故原则上仍回原推荐单位安排工作。
根据全国佛教事业的需要,本人自愿,可由中国佛学院与原推荐单位协商,同意后调配安排工作。
毕业后的待遇,按照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遇,由用人的寺庙或单位负责解决。
毕业生可报考本院研究生班。
中国佛学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七号 邮编:10005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5
不怕苦就去大悲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毛祁镇,曹家堡子村,去找妙祥大师!
大悲寺是大乘佛教在中国*唯一不设立功德箱的佛寺之一。由一茅草棚和两位比丘起家,持比丘戒、菩萨戒,全体僧人终身不摸钱,穿百衲衣,日中一食、过午
不食、头陀行、托钵乞食。十年间共剃度比丘数百人,在此皈依三宝者数万。行脚数十万公里,使得无数人得以亲近三宝,近闻于佛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5
可以去北京龙泉寺,网上有地址,可以到网上去看看北京龙泉寺的博客,那里道风好,很多年轻人都去那里出家呢!去那里只要有一颗真心向导之心就行了其他的*可以给你想办法。追问心我有,只是不知道您说的:其他师傅会给你想办法,是指什么哦,能具体点么。
追答比如说你真心发心出家,父母不同意,那么*就会想办法感染说服你的父母,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明白出家的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6
你现在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出家心态,故会让自己烦恼。其实真正出家是自己的心境界才自在?如果你是真正心已经出家的人?你已经是心开悟体证了无常的实相。心已经开悟了就不会不会产生这个念头。寺庙是无常,报身亦无常,世间法无常,心外求法无有是处。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6
不知道你家在哪,找个离着近点的吧,杭州临安东天目山昭明禅寺和辽宁海城大悲寺,去了了解了就知道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4
不才肤受,愿以有限的学识,和佛道无限的智慧,为您解答。首先,赞叹师兄发心,功德无量。就近最好,精进修行,要找名山。师兄可知何为出家?请原谅末学先讲理论。莲池大师云:通常人在初出家的时候,虽所立的志向有大小的不同,然而没有不怀着一片好心的。可是时间久了,一旦受着名利等种种因缘所*,便又重新开始营造房屋,讲究衣服,置买田产,畜养徒众,多积财物,勤作家务,与世俗的人无别。经说;“一人出家,波旬怖惧。”如果像这样的出家人,波旬不但不怖惧,而且还会欢喜得互相酌酒庆贺呢!好心出家的人们啊,请赶快醒悟,把一切世缘尽情看破!
曾见一位住在深山中的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位信众男女归依供养,便荒废了一生的道业,何况其他更大的障缘呢?古人说:“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这是说出家以后的又一次出家。出前一次的家容易,但要出后一次的家,那就难了。我为此而日夜恐惧不安。 每天都有人问出家,可有几个人真正能发起坚决出家的心,去做一个人天导师的僧宝呢? … …… ……… 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曰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我们知道,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的祸乱,宰相可以凭文才学识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下的大事,全都掌握在将相手里,然而先德却说出家不是他们所能做得到的,可知出家并不是一种简单容易的事。现今有些人,只要剃了头发,披上一领坏色衣,便说是出家了。唉!这只不过是出有两扇大门的家,并不是出三界火宅的家啊!能够出离三界的家,才可以称为大丈夫;但还未完全够格,要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然后才真正可称为大丈夫。古尊宿有一歌,词中说:“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二字人知少,”最胜儿,就是指大丈夫。但要做大丈夫不容易,这就难怪能理解“出家”二字含意的人少啊!
印光法师曾举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在佛教徒看来,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出家不是要逃避什么挫折或者世间男女情感一时想不开,他应该是佛法的传播人,是佛陀的使者,他是人天的导师,佛法能够在世界上流传下来靠的就是一代代出家人僧宝的千辛万苦的努力,要有一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大菩提心,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要想出家,先要看看自己出家的发心,是否具有出离心,认识到了轮回六道的痛苦,想要出离三界六道,更要看是否具有菩提心,即愿意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心,如果具有了菩提心,那么出家以后,有着这种菩提心的支持,一定能成就道业,相反地,只是一段时间的挫折或者情感问题,或者愿意清静几天,那么贸然出家,而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支持的话,出家生活也不会太平坦的。《难陀出家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大劫中,布施儿女,所获功德,不如发出家心向寂静地迈一步所获功德。”不用说自身出家,即使劝人出家、支持别人出家所获功德亦是无量。《出家功德经》云:“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无量。”不用说终生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难以思议。《本缘经》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僧祗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涂苦。”《万善同归集》中永明延寿大师云:“乃至醉中剃发,戏里披衣,一曏时间,当期道果,何况割慈舍爱,具足正因,成菩萨僧,福何边际。” ………… …… … 您再看道教的说法,也是为了普济众生。《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姻缘经》中葛玄所讲的“救度国土民人”、“度诸苦厄”、“拯救危机”。杜光庭《东院司徒冀公醮天罗词》:“大道好生,垂法济人,有感斯应。”又其《田崇谦卢昭又受六甲箓词》:“寿年增益,济人佐国,宏道宣经。”“好生”与“济人”,这是大乘道教的最基本要求。只修一己身体的长生不死,是丝毫不“足贵”的,只有“济度一切”,“功及于物”,使之不死,这样的长生,才是最可宝贵,“乃可为重”。独守山林的小乘道教,毫无忠孝仁义之功德,不仅说不上救人,连自己生命都拯救不了,“永与道隔”。大乘道教以救世为急,以开度天人万为先,功圆果满,水到渠成,得道登仙。《赤松子章历》卷三《天旱章》发誓:“不散道德,助国扶命,拯拔一切,救物为先。”《宗玄先生玄钢论·明取舍章第三十二》指出:“济物功未备,登仙之路犹远。”《道法心传·功行为先》以诗歌言志:“行法做神仙,功行要为先。济民并救苦,白日可*。”《洞真太上八素真经三五化妙诀》称大乘溥济以教化众生为急:“欲成大乘,大乘以溥济为先,溥济以开化为急,急救众生,守一存三行五无懈,必究大乘。”《老君太上虚无自然本起经》说:“夫道者,谓道路也;经者,谓径路也;行者;谓行步也;德者,谓为善之功德也;法者,谓有成道经可修读而得道也,谓有成道路之径可随而行之。夫有德之人念施行诸善行者,谓举足从径行,乃得大道。此欲贤者,因经法思念十善,施行功德,功德已行,为得道。譬如举足,因成之径,行步以前,当得大道。”这套修行法,旨意仍是要人建立功德,切忌坐而论道,“守道”而不行动。太上老君作《道经》,指明*登仙的大路,但仅仅有路是不够的,还需要去行走,故又作《德劲》,德即是“为善之功德”,必须践行功德,得道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诸真内丹集要》卷下指点修行人:“至如飞升尸解二者,又须功圆行满,代天行化,有济物利人之劳,方可至也。若无功行,但可延年益寿,亦不能为仙也。”没有济物利人之劳,无功无德,只可延年益寿,不能成为神仙。
入门修道志向要大,大志方得大乘,大根大器的大乘是“普度为怀”,而非“独善其身”。这些就是大乘道教讲求的济度精神。大乘道教“度人为先”、“无量度人”以及“先人后己”从而成仙的精神境界,既是利他主义的,但实际上最终还是利己的,因为其最高最终的目标仍然是为了“己身”成为“天仙”。这正是大乘道教的精神:利他又利己,度人终度己。在大乘道教看来,那种只求自己升仙,而置芸芸众生于不顾滴,只能成为品味低下的“地仙”而已。所谓“道士”指什么?《太平御览》卷六六六引《太霄经》称:“人行大道,谓之道士。又云:从道为事,故称也。”行大道者,以道为事之人叫道士。《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一《太上出家经训》说:“道士者,谓行住坐卧,举念运心,惟道是修,惟德是务,持斋礼拜,诵经烧香,奉戒修身,然(燃)灯忏悔,布施愿念,讲说大乘,教导众生,发大道心,造诸功德,普为一切,后己先人,不杂尘劳,惟行道业。”又卷一引《太真科》称:“道士修习经业,以五千文为先,讲说通解,度人济己,开化无穷,此为大乘之人。”作为道士,必须成为具有“度人济己,开化无穷”精神的“大乘之人”,而且要把这种“造诸功德,普为一切”的大乘之道广为宣讲,教化普度众生,从而获得“天上地下,六道四死”的敬仰。 ………… 《印光大师文钞》上一段话:“愚人不知因果, 每欲侵占寺产, 而不知其龙天怀瞋, 冥冥之中, 折福折寿, 所损实重也。刻论因果, 俗人尚轻, 僧人更重。但俗有身家, 其报易见, 僧止一己, 其报难知。凡僧之住此院者, 各须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严持禁戒, 笃修净业。如是则生为世间福田, 没入莲池海会。倘或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则其人格, 便成下流。若更破斋犯戒, 败坏佛门, 则成魔王眷属, 地狱种子矣。此院, 乃明安二师, 及施主心力所成, 安住其中, 不肯修持, 便与侵占常住无异。古德云, 十方一粒米, 大如须弥山, 吃了不修道, 披毛戴角还。若更身主其事, 暗相偷窃, 则一气不来, 直堕阿鼻地狱, 上火彻下, 下火彻上, 经百千劫, 常受焚烧, 莫由得出, 岂不大可哀哉?!” (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佛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父母许可,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
过程:先到寺院的客堂,找知客*(寺院职称),或者向照客*(寺院职称)说明来意,照客*就会领你去见知客*,在这之前你要掌握《佛学入门手册》上的基本佛学内容,因为知客*首先要看你是否是佛教信仰者!还有你必须无婚史!然后在问诸多问题后,如果你的回答很到位,知客若想留你便登记你的身份证学历证,完事就会安排你的住处,并要你每天要在寺院里做事情,还有,在这期间你还是个居士,当过了些时日。寺院考察你觉得够出家的资本了,会要你背诵《佛教念诵集》里的一些内容,之后,你就可以剃度正式为沙弥了!
请注意!!!《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四之二引齐文宣王萧子良之说,谓出家有十八难行∶(1)辞父母亲情,(2)割妻子恩染,(3)弃权势地位,(4)忍饥苦而节食,(5)绝好滋味而甘啖蔬食,(6)不厌翘勤而精苦,(7)不吝惜七珍而舍离,(8)不畜聚钱帛而弃散,(9)不恃奴僮而自给,(10)不睹五色,(11)不闻八音,(12)不藏饰玩,(13)不溺安身养体而忘形舍命,(14)不贪眠卧昼夜不寝,(15)息交游而处寂,(16)饮馔不入口,(17)午后不取食,(18)处冢间而离爱。 中国佛学院招生简章 (附)
一、招生条件:
招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同等文化程度,有一定时间的出家生活经历,信仰虔诚,品学兼优,志愿从事佛教事业的青年僧人。
无婚姻或恋爱关系。年龄在十九至二十五周岁之间。
相貌端正,身体健康,无神经病(含奥抗阳性)史及其它传染病或残疾。
二、招考办法:
由本人所在地的寺院组织或佛协组织,向所在省的宗教部门推荐报名。
报考者需把学历证明及体检表(一定要有奥抗检查),脱帽僧装一寸近照四张,随同报名单函寄本院。经审核符合报考条件后,发给准考证。【寄来:(1)报考登记表、(2)体检表、(3)推荐介绍信、(4)相片四张】。
三、招生名额:
大学本科四年制。每两年招生一次,招生名额四十名左右。
四、考试与录取:
考试科目:佛学、语文、*、史地、英语、课诵。
录取考生:按照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五、生活待遇:
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待遇:学院规定每月发给每人生活费;发给一定数量的僧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寒暑假回原地,凭学生证可享受半价优待票。
六、培养目标:
佛学院以培养较高造诣的佛教学术研究人才、佛学教学人才、寺庙管理人才和国际佛学交流人才为目标。
七、毕业去向:
毕业后学院不包分配,故原则上仍回原推荐单位安排工作。
根据全国佛教事业的需要,本人自愿,可由中国佛学院与原推荐单位协商,同意后调配安排工作。
毕业后的待遇,按照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遇,由用人的寺庙或单位负责解决。
毕业生可报考本院研究生班。
中国佛学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前街七号 邮编:10005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5
不怕苦就去大悲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毛祁镇,曹家堡子村,去找妙祥大师!
大悲寺是大乘佛教在中国*唯一不设立功德箱的佛寺之一。由一茅草棚和两位比丘起家,持比丘戒、菩萨戒,全体僧人终身不摸钱,穿百衲衣,日中一食、过午
不食、头陀行、托钵乞食。十年间共剃度比丘数百人,在此皈依三宝者数万。行脚数十万公里,使得无数人得以亲近三宝,近闻于佛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5
可以去北京龙泉寺,网上有地址,可以到网上去看看北京龙泉寺的博客,那里道风好,很多年轻人都去那里出家呢!去那里只要有一颗真心向导之心就行了其他的*可以给你想办法。追问心我有,只是不知道您说的:其他师傅会给你想办法,是指什么哦,能具体点么。
追答比如说你真心发心出家,父母不同意,那么*就会想办法感染说服你的父母,做他们的工作,让他们明白出家的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6
你现在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出家心态,故会让自己烦恼。其实真正出家是自己的心境界才自在?如果你是真正心已经出家的人?你已经是心开悟体证了无常的实相。心已经开悟了就不会不会产生这个念头。寺庙是无常,报身亦无常,世间法无常,心外求法无有是处。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8:26
不知道你家在哪,找个离着近点的吧,杭州临安东天目山昭明禅寺和辽宁海城大悲寺,去了了解了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