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3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03:44
连接其实就是超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我们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后,才能真正构成一个网站。
超链接是一种对象,它以特殊编码的文本或图形的形式来实现链接,如果单击该链接,则相当于指示浏览器移至同一网页内的某个位置,或打开一个新的网页,或打开某一个新的WWW网站中的网页。
网页上的超链接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绝对URL的超链接。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就是统一资源定位符,简单地讲就是网络上的一个站点、网页的完整路径,如http://www.swnu.e.cn/index.htm;第二种是相对URL的超链接。如将自己网页上的某一段文字或某标题链接到同一网站的其他网页上面去;还有一种称为同一网页的超链接,这就要使用到书签的超链接。
在网页中,一般文字上的超链接都是蓝色(当然,用户也可以自己设置成其他颜色),文字下面有一条下划线。当移动鼠标指针到该超链接上时,鼠标指针就会变成一只手的形状,这时候用鼠标左键单击,就可以直接跳到与这个超链接相连接的网页或WWW网站上去。如果用户已经浏览过某个超链接,这个超链接的文本颜色就会发生改变。只有图像的超链接访问后颜色不会发生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05:02
超级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
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
在超链接中,最为通行的形式就是在万维网上使用的URL。浏览器通常会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显示超链接。如不同的文字色彩、大小或样式。而且,指针移动到超链接上时,也会转变为手形指示出来。
超链接在大部分的浏览器里是显示为加上下划线的蓝色字体,当这个链接已经被缓存过时,则转为紫色。当用户触发超链接时(例如,用鼠标左键按下超链接),浏览器将会显示出链接的目标。万一,目标并非HTML文件时,将依其文件格式以及浏览器自身之插件而引导外部程序以打开文件。
/iknow-pic.cdn.bcebos.com/9e3df8dcd100baa167d47e4d4910b912c9fc2e4f"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e3df8dcd100baa167d47e4d4910b912c9fc2e4f?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e3df8dcd100baa167d47e4d4910b912c9fc2e4f"/>
扩展资料:
完整的超链接包括两个部分,即链接的载体和链接的目标地址。链接的载体指的是显示链接的部分,即包含超链接的文字或图像。链接的目标是指单击超链接后所显示的内容,可能是打开另一个网页,或进入另一个网站,或打开电子邮箱等。因此,在创建超链接之前,必须首先确定链接的载体和链接的目标地址。
超链接像是文学作品中的参考资料列表,它可以结合计算机网络和适当的访问协议来追踪数据的原始出处,并被存储、查看,或显示为关系文件中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ke.baidu.com/item/%E8%B6%85%E9%93%BE%E6%8E%A5"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超链接">百度百科-超链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8 06:36
超链接,就是超级链接,英文 hyperlinks。
那么,“超链接”的出处是由“超文本”的链接方式,演化而来。
什么是超文本呢?这个超文本,英文 hypertext,“超文本”概念最早由美国工程师,万尼瓦尔·布什 提出了的构想,他觉得,一般情况我们看书,读报,都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左而右,或者是按照一定阅读习惯,进行“线性”阅读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非常态的阅读方式,来进行阅读呢?他提出了跳跃式的链接阅读想法,但是这个想法提前了50年,他提出的时间是1939年,当然没有实现,而后来,到了1991年有了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了。最成功就是互联网的超文本链接,可以随时跳转阅读,不必一页一页读了,可以进行随时检索任何阅读点,大大提高了效率。
所以,我们把这种不同于生活中的链接方式的"点击跳转阅读",称之为"超级链接",也就是"超链接",现在叫白了,就变成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