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5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2:49

抄的

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代表签订了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标志着中国13年"入关""入世"谈判的基本结束。虽然还有中国与欧盟等国的谈判,但中国加入WTO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原因当然不是由于WTO受美国控制,而是美国提出的市场准入条件比任何一国都高。如果中国企业能够面对美国资本和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竞争的话,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也就算不上什么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协议的签定预示着中国加入WTO的大局已定。

中国加入WTO在即,国内自然掀起了一股"WTO"热潮。各行各业也都纷纷开始研究中国入世对本行业的影响。用当前流行的术语来说,我们必须面对WTO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加入WTO的最大机遇是什么?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仅要看到各行各业的具体问题,还要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当说,加入WTO对中国的最大机遇是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加速自己的经济发展,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面对入世加速经济*改革。

中国为什么加入WTO,有两个大的背景需要考虑。一个是全球化的大背景,另一个是中国改革的大背景。90年代以来,世界上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在不断加速。什么是全球化?简单概括,全球化就是人们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消费。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发展使各国日益相互依赖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无疆界经济的过程,其表现之一是生产的全球性。换句话说,生产者可以不再局限于本国的资源,而利用全球资源来从事生产。我们以前强调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觉得我们能够用自己的东西就用自己的,自己实在没有的再通过进口来用别人的。现在的生产者不必过多地考虑本国资源的局限性,而是哪里的资源便宜就用那里的。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不仅可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加入WTO不仅意味着中国可以更自由地向其他WTO成员国出口商品,也意味着中国更全面彻底的开放。我们通常只把可以扩大出口称之为机遇,却很少想到我们的进一步开放亦是一个加速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整个经济来说,开放市场,允许外国商品和资本进入中国,并不只是所谓的"加入WTO的代价",开放市场本身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有利因素。

首先,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在封闭经济中,我们不得不通过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来为自己提供粮食,不得不通过支付昂贵的价格来使用自己的石油,也不得不企图通过抑制消费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事实上,中国自然资源的稀缺并不代表全球资源的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中东也有充足的石油资源,我们进口粮食、石油、木材和纸浆等,实际上就是进口土地、矿产和森林,这对于改善中国的资源配置非常有利。

从理论上说,如果中国不加入WTO也可进口这些资源产品,但实际上不容易做到。没有机制上和法律上的保证,任何一国中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是不易开放的。局部的和行业的利益往往会被置于全局利益之上。加入WTO,承诺市场开放,撤销保护,看上去对本国资源产品生产行业不利,但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合理利用稀缺资源,有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其次,开放市场,融入全球经济,迫使企业面对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效率。人们通常把面对竞争作为一种"挑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而从一国经济整体来看,可以更多地把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看作为一种提高效率加速发展的"机遇"。靠中国自己来加强竞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目前不少行业仍由国有企业垄断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加上保护民族工业的理论,使得这些行业长期受到保护,没有效率。打破国有企业在这些行业的垄断光靠国内的改革是不那么容易的,而开放市场,允许外国商品、服务和资本进入中国的市场,就一下子建立起了一个竞争的经济*。因此,开放市场虽然给中国企业带来冲击,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亦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遇。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中国的经济*究竟向何处去?对此,目前在理论上仍然争论很大。加入世贸组织,则给了中国一个确定下一步改革目标的机遇。我们可以不必再沉溺于理论上的争论,而不得不面对全球化的现实来改革我们的经济*。能否迅速而成功地完成我们的*改革则是对*的最大挑战。

中国必须加快经济*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全球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帮助中国企业参与竞争的动力。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们就不得不改革现有的*。为了让我们的企业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也要积极去改革现有的*。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之一是*的趋同。原来各国的经济*比较复杂,有计划经济,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又有国家干预多的和国家基本不干预的。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对原来的经济*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方向不是加强计划,而且加强以市场为主的经济调节。不仅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进行了*转轨,一些本来就是市场经济但不太开放的国家,包括日本、印度、韩国、以及南美的许多国家,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改革的总体趋势是使原来比较封闭的、*干预比较多的经济向开放的、自由的经济发展。这些国家的改革并不都是自愿的,如韩国、日本的改革也非一帆风顺,但一国若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不得不更加自由,更加开放。道理很简单,大家在一起竞争、合作,必须要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所有的企业都要在同一个规则下面来进行操作。WTO的原则之一是"公平竞争",含义是在同等的条件下竞争。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有*补贴,除非大家都有补贴。因为大家都享受*补贴的可能性不大,其结果一定是谁也不能补贴。同样,竞争的领域里不能有*的投资,有*投资的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投资会被看成为不公平竞争。如果国有企业竞争不过外国私有企业,外国企业也许不在乎国有企业得到什么样的补贴,但一旦国有企业比私有企业更有效率,国外企业就会从*上、*上挑毛病。中国企业也许在目前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我们应该有将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准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在*上、企业产权改革上下功夫。

从积极帮助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必须加快经济*改革。目前的*不仅制约中小企业的壮大,也妨碍大型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的大企业中,虽然资产不少,但企业的产权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一个企业运行的好坏,仍然主要依靠上级机关的监督管理、企业领导的个人素质以及**的倾斜。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监督机制。

在*的有效保护下,这些企业或许尚能维持经营,但在外商投资进入后的直接竞争(包括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中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则令人不敢乐观。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同样受到*的制约。世界500强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企业,中国为什么没有象微软那样的企业,并非因为中国没有企业家,也并非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目前的法律制度、金融机构、产业*等都还没有为企业家创造出一个能够大展鸿图的环境。面对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如何能够加速经济*改革,为中国的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的确是摆在各级*面前的首要任务和严峻挑战。

中国离WTO越来越近了,等待了13年的大门即将为中国打开。对于中国入世的问题,要从全民的利益,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来考虑。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不再是贫穷、落后、保守的中国,我们已经有能力参与世界竞争。我们不应老想着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有信心向一个发达国家努力。阻碍我们进步的主要因素不是我们的能力和资源,而是我们的观念与*。入世的最大意义不是某些具体行业的得失,而是要建立一个有助于发挥我们潜力的现代经济*,从而使中国更加繁荣富强。如果从这一点出发,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12:49

抄的

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代表签订了中国加入WTO的双边协议,标志着中国13年"入关""入世"谈判的基本结束。虽然还有中国与欧盟等国的谈判,但中国加入WTO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原因当然不是由于WTO受美国控制,而是美国提出的市场准入条件比任何一国都高。如果中国企业能够面对美国资本和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竞争的话,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也就算不上什么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协议的签定预示着中国加入WTO的大局已定。

中国加入WTO在即,国内自然掀起了一股"WTO"热潮。各行各业也都纷纷开始研究中国入世对本行业的影响。用当前流行的术语来说,我们必须面对WTO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加入WTO的最大机遇是什么?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仅要看到各行各业的具体问题,还要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当说,加入WTO对中国的最大机遇是可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来加速自己的经济发展,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面对入世加速经济*改革。

中国为什么加入WTO,有两个大的背景需要考虑。一个是全球化的大背景,另一个是中国改革的大背景。90年代以来,世界上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在不断加速。什么是全球化?简单概括,全球化就是人们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消费。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发展使各国日益相互依赖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无疆界经济的过程,其表现之一是生产的全球性。换句话说,生产者可以不再局限于本国的资源,而利用全球资源来从事生产。我们以前强调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觉得我们能够用自己的东西就用自己的,自己实在没有的再通过进口来用别人的。现在的生产者不必过多地考虑本国资源的局限性,而是哪里的资源便宜就用那里的。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不仅可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加入WTO不仅意味着中国可以更自由地向其他WTO成员国出口商品,也意味着中国更全面彻底的开放。我们通常只把可以扩大出口称之为机遇,却很少想到我们的进一步开放亦是一个加速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整个经济来说,开放市场,允许外国商品和资本进入中国,并不只是所谓的"加入WTO的代价",开放市场本身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有利因素。

首先,开放市场扩大进口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的资源。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在封闭经济中,我们不得不通过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来为自己提供粮食,不得不通过支付昂贵的价格来使用自己的石油,也不得不企图通过抑制消费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事实上,中国自然资源的稀缺并不代表全球资源的不足。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中东也有充足的石油资源,我们进口粮食、石油、木材和纸浆等,实际上就是进口土地、矿产和森林,这对于改善中国的资源配置非常有利。

从理论上说,如果中国不加入WTO也可进口这些资源产品,但实际上不容易做到。没有机制上和法律上的保证,任何一国中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是不易开放的。局部的和行业的利益往往会被置于全局利益之上。加入WTO,承诺市场开放,撤销保护,看上去对本国资源产品生产行业不利,但从长远看,有利于中国合理利用稀缺资源,有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其次,开放市场,融入全球经济,迫使企业面对全球市场上的竞争,有利于中国企业提高效率。人们通常把面对竞争作为一种"挑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的,而从一国经济整体来看,可以更多地把加强企业间的竞争看作为一种提高效率加速发展的"机遇"。靠中国自己来加强竞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目前不少行业仍由国有企业垄断着。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加上保护民族工业的理论,使得这些行业长期受到保护,没有效率。打破国有企业在这些行业的垄断光靠国内的改革是不那么容易的,而开放市场,允许外国商品、服务和资本进入中国的市场,就一下子建立起了一个竞争的经济*。因此,开放市场虽然给中国企业带来冲击,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亦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遇。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中国的经济*究竟向何处去?对此,目前在理论上仍然争论很大。加入世贸组织,则给了中国一个确定下一步改革目标的机遇。我们可以不必再沉溺于理论上的争论,而不得不面对全球化的现实来改革我们的经济*。能否迅速而成功地完成我们的*改革则是对*的最大挑战。

中国必须加快经济*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全球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帮助中国企业参与竞争的动力。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们就不得不改革现有的*。为了让我们的企业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也要积极去改革现有的*。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之一是*的趋同。原来各国的经济*比较复杂,有计划经济,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又有国家干预多的和国家基本不干预的。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对原来的经济*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方向不是加强计划,而且加强以市场为主的经济调节。不仅原来的计划经济国家进行了*转轨,一些本来就是市场经济但不太开放的国家,包括日本、印度、韩国、以及南美的许多国家,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改革的总体趋势是使原来比较封闭的、*干预比较多的经济向开放的、自由的经济发展。这些国家的改革并不都是自愿的,如韩国、日本的改革也非一帆风顺,但一国若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不得不更加自由,更加开放。道理很简单,大家在一起竞争、合作,必须要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所有的企业都要在同一个规则下面来进行操作。WTO的原则之一是"公平竞争",含义是在同等的条件下竞争。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不能有*补贴,除非大家都有补贴。因为大家都享受*补贴的可能性不大,其结果一定是谁也不能补贴。同样,竞争的领域里不能有*的投资,有*投资的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的投资会被看成为不公平竞争。如果国有企业竞争不过外国私有企业,外国企业也许不在乎国有企业得到什么样的补贴,但一旦国有企业比私有企业更有效率,国外企业就会从*上、*上挑毛病。中国企业也许在目前竞争中处于劣势,但我们应该有将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准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在*上、企业产权改革上下功夫。

从积极帮助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必须加快经济*改革。目前的*不仅制约中小企业的壮大,也妨碍大型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的大企业中,虽然资产不少,但企业的产权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一个企业运行的好坏,仍然主要依靠上级机关的监督管理、企业领导的个人素质以及**的倾斜。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监督机制。

在*的有效保护下,这些企业或许尚能维持经营,但在外商投资进入后的直接竞争(包括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中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则令人不敢乐观。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也同样受到*的制约。世界500强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企业,中国为什么没有象微软那样的企业,并非因为中国没有企业家,也并非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目前的法律制度、金融机构、产业*等都还没有为企业家创造出一个能够大展鸿图的环境。面对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如何能够加速经济*改革,为中国的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的确是摆在各级*面前的首要任务和严峻挑战。

中国离WTO越来越近了,等待了13年的大门即将为中国打开。对于中国入世的问题,要从全民的利益,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来考虑。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不再是贫穷、落后、保守的中国,我们已经有能力参与世界竞争。我们不应老想着自己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有信心向一个发达国家努力。阻碍我们进步的主要因素不是我们的能力和资源,而是我们的观念与*。入世的最大意义不是某些具体行业的得失,而是要建立一个有助于发挥我们潜力的现代经济*,从而使中国更加繁荣富强。如果从这一点出发,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