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9: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8 10:32
于丹人生之道观后感
我相信大家对《论语十则》并不陌生吧。记得初中第一次背论语时是什么样的情景,说来真的有点可笑,那时对“之乎者也”真是敬而远之,可以说我们见论语如见班主任。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论语才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很久不见的朋友重聚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值得我们高呼“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于是,我们跟着孔老夫子进入“学思结合”的书山畅游。当我们满以为自己学识渊博、自以为是时,孔老夫子的另一句脍炙人口话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我们拉回现实中的肤浅的自我。论语教会我们人生的道理,同样论语又教会我们为人处世。我看武侠小说时经常被一些以德报怨的大侠所感动所折服,然而孔老夫子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一语中的。在他论语中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话语啊!
今天我进一步接触了论语,聆听了于丹教授给我们演讲的《论语心得》,更加拉近了我与论语的距离。虽说认识浅薄,却不羞浅谈自己的一些感想,我不敢说是一种想法或者观点,因为我对论语也不是很深入的了解。
孔老夫子的人生之道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一句话就深刻地概括了人生七十载的各个阶段应达到目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境界。那么“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四十而不惑”,怎么做到不惑呢?“五十而知天命”,何谓天命?又怎么做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有社会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
人生短暂,何以做到真正有效率地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领悟到四十岁的境界或者更高呢?于丹教授说得好:“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的这一段生命篆刻成什么模样,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名,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种理想,但是一切从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治于学”这可以说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给自己学生的一种要求。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没有人是生来就了解很多事情的,我不过是对古人所有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我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所以孔夫子说像我这样的人呢,像我这样有仁义之心的并不缺少,但是像我这样好学习的人很少见。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那么怎么才是有效的学习呢?是否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就学有所成吗?孔子很注重“学以致用”。其实我们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十五上学,比五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是都学了什么呢?有很多孩子能背圆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背长长的古诗,但是背圆周率对他的这一生真的就有用吗?今天的上学还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为己之学能够学以致用,所以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是悲哀是信息的“过犹不及”,《论语》其实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自己的生命。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所谓“三十而立”,于丹教授的理解是:“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中国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诗说的好,叫作“独钓寒江雪”,我们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冬季,我们视野中的那个孤独的蓑立翁,他钓的是什么呢?没有人在冬天能够钓上鱼来,但是他是为了钓雪而去。这就是魏晋人所说,你去访朋问友,可以一夜跨越膳溪,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门前不敲门就返回了。为什么?我想念这个朋友,我乘兴而来,我到了,尽兴而返。也就是说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这大概是一种立的标准,也就是自己认可了,我一生所为有什么样的准则。
怎样能到四十而不惑呢?这就是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要学会舍去。其实我们的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当最后这个家摆得像胡同一样时,发现没有地方放自己了,这就被东西奴役了。要学会做减法,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钱你可以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敢于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
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啊、打击啊、缺憾啊、不再孜孜以求追问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指的是什么?是人们常说命运、命运,命中有时终需有,命中无时莫强求。难道孔子认为到了五十岁就应该听天由命吗?
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其实“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话,就这样区区六个字容易吗?一个人如果做到这样的话,那就是硬生生的把很多你可以宣泄出去的抱怨、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如果你不再向他人推卸责任的时候,就意味着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那么孔子说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呢?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社会上跟对别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苛责都要重要的多。知命就是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建立了一个自循环的系统,他内心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对抗外界,这就是知命。所以五十才能够知天命,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了”,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这是一种内心的定力。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再听什么样的话,听人家说什么都觉得人家有道理,这一定是对自己的天命了解了,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做到最大地尊重他人。什么是“耳顺”呢?就是对任何一件事情,你都会觉得有他存在的道理;听任何一种话,你都会站在他的出发起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其实“耳顺”的境界,用中国文化的一个词表述就是一种悲天悯人,就是一种悲悯之心,也就是说真正可以了解和理解所有人的出发点与利益,这是一种包容,这是一种体会。也就是说当你见到那么多人的时候,每个人以他的生活呈现出现的时候,我们是有理由惊讶的,但是如果你的这个体系能够体谅到他的体系,如果你知道他带着怎么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今天,也许就会多了一番谅解。孔子为什么面对那么多学生都能因材施教呢?其实这是一种高度。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所有的规矩大道已经变为你的生命的习惯时,你就能够做到从心所欲,这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这样的一个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却要经历千锤百炼。佛像与台阶的故事就是这么一个有代表性的愚言了。佛像与台阶本是出之相同的花岗岩,为何佛像受人膜拜而台阶却遭受人践踏呢?道理很简单,佛像是历经千刀万剐而成的,台阶只是简单的四刀。
人生是漫长的,也是遥远的。能让人都敬佩你,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得到了快乐,换取了别人的伤心。
有人走的很直,只做自己想干的事,从来不瞻前顾后的,可那些做坏事的人,经常是一个孝子。虽说他是坏人,可做到了。很直爽,敢做敢为。不愧为男子汉,虽然不是很富裕,不过总能安心。现在的社会教会了人,让老实人也变的聪明了。
不管自己的生活是否安逸,总把自己放在前面。谁能替别人想一下呢?
人生之道的确有很多的无奈,人性都是很天真的,是后天的影响,把许多人染成不同的颜色。有了好坏之分,道理都懂,可能做到的能有几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