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1:3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8:15
《百家姓》的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其他《百家姓》的排名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只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扩展资料:
《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姓氏”在现代汉语中虽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
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 “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示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 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 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排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8:15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既是一本启蒙教材,也是一本记录广场中国姓氏的书籍。其内容来源于姓氏的发展。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
战国时有史官编著的《世本》, 记载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经逐渐毁坏。
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姓氏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中国早起出现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
当时的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
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殷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姓。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较多。
这些姓氏的发展,是《百家姓》得以成文的历史背景。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么多姓。
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 据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 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王、陈、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扩展资料
姓氏的延续,可以使人们从基 因学、遗传学的角度认同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中国有着寻根问祖的传统,认为这样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同时也是传承祖德、光宗耀祖,认为每个人与祖先都是血脉相连的,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自己身上。
因为有着这种传统,通过《百家姓》这篇启蒙文学对姓氏传承、使人们对姓氏的认识。作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中国姓氏的发展,它与姓氏家谱、方志、正史构成完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
《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参考资料
百家姓的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8:16
百家姓是按照当时各姓氏的*地位来排列的。
赵排第一是因为赵是当时中国的国姓,钱排第二是因为当时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排第三是因为当时吴越国国王的正妃姓孙,李排第四是因为南唐的国王姓李。而之后的姓氏则是按韵律来排列的。
扩展资料
百家姓的姓氏排列
《百家姓》虽称为”百家姓“,但并非只有一百个姓。《百家姓》文中的姓氏次序也不是按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根据渊源出处的不同或其特征,《百家姓》中所列姓氏可以分为16种。
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编撰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由于内容与姓氏相关,《百家姓》的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8:16
赵钱孙里的是按赵匡胤那个时代排的
《百家姓》过去是启蒙课本,在民间一直流传不衰。可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百家姓》的第一、二句为什么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顺序来排列。其实,这八个姓的排列顺序大有奥妙!
民间有所谓“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说,意为“张、王、李、赵、刘”这五个姓的人数量多,而《百家姓》开关却是“赵钱孙李”,显然不是按某一姓氏的人数多少序排列的。
《百家姓》作者姓名虽已失传,但已知他是五代十国时吴越钱氏的子民。吴越开国之君为武肃王钱鏐,公元932年他临终时告诫子孙道:“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其意要子孙们要好好地奉事北方中原的王朝,不可因中原王朝改朝换代而有所改变。
这位《百家姓》的作者因为钱氏子孙一直遵从钱鏐之言,奉中原王朝为正统,于是把中原的宋朝帝王的姓氏“赵”列在《百家姓》的头一位了。而吴越君主的姓氏“钱”遂理所当然地居为第二位了。第三位的“孙”,乃吴越忠懿王钱弘俶的正妃的姓氏。看来《百家姓》一书很可能作于钱鏐之孙弘俶在位的公元947-978年之间。第四位的姓为“李”,根据钱弘俶在位的年代来看,其时当为南唐末一位词人皇帝---后主李煜在位之时(公元961-975年)。这就是《百家姓》中第一句“赵钱孙李”的来源。至于《百家姓》的第二句“周吴郑王”,正好是钱鏐的四位嫔妃的姓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2 08:17
《百家姓》首行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个排列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根据宋朝王明清《玉照新志》中的记载,《百家姓》的顺序是依照当时皇权统治者的姓氏排列的,受到了权势地位的影响。宋代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赵姓便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位。宋代建国之初,尚有在浙江称王的吴越王钱俶,以及定都金陵的南唐后主李煜,所以钱、李二姓在姓氏排列上居前位。据说编写《百家姓》的作者是浙江钱塘人士,所以他就将吴越王钱俶正妃的孙姓排于南唐皇帝李姓前,于是便形成“赵钱孙李”的顺序。而接下来的“周吴郑王”均是钱俶其他后妃以及他父亲后妃的姓。
《百家姓》是宋代编写的收集姓氏的一部书籍,它集合姓氏为四言韵语,四字一句,八字一韵,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古代的蒙学课本。
《百家姓》并不是只记录了一百个姓,“百家”一词并非确称,而是泛指。《百家姓》因为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故而所记姓氏数目不同。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
依照地位来排列姓氏,是古代习尚。古人非常重视姓,它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姓氏排列顺序决不容马虎。唐朝时期,朝臣编撰《氏族志》时曾将旧日大族“崔、卢、李、郑”排列在前,就惹得唐太宗很不开心,最后只好以官爵高下重作排列。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番来历,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那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个姓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说法。随着姓氏的产生,古代姓氏之学逐渐兴起,有关姓氏的著作也层出不穷。根据这些书籍记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姓氏可达一万个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