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9: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2:3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教育经济学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时期。在研究方法上,更趋向于实证分析和个案分析。西方学者开始研究过度教育及其与生产率的关系问题。过度教育表现为知识失业和知识贬值,知识失业是指教育所培养的劳动力超过了社会需求,大量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知识贬值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只需受过较低教育的劳动者就能胜任的工作,大材小用,资源浪费。西方的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并不必然是正向的。要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平衡,劳动者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实现其职业愿景,而不是劳动者所受教育的层次越高越好。
另外,20世纪80年代还出现了学校规模经济研究。因为教育的经营需要运用各种资源,需要适当的经营规模,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因此教育的经营必须依据规模经济的原理、最优化原理和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佳的办学经济效益。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是在保证一定教育质量前提下使学校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当的应用,否则就是不经济。
20世纪末,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在广度、深度上均有一定的发展。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也明显拓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如教育的生产、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的收支等。尤其对于教育和以信息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信息技术对教育生产的影响、教育成本等领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人们引入经济成本或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教育成本。除了教育支出之外,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注意到了人们在受教育过程中放弃的机会而带来的成本。早期的研究趋向主要注重*的教育成本研究,进入90年代以后则十分重视私人成本的研究。
另外,国际性的研究组织与机构不断增加,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题性研究组织、学会和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重点研究教育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关系;一些大学也设立了教育经济学研究所等,并在大学里开设了教育经济学课程。
在计算方法研究方面,数量化、定量化以及数学模型设计等计算方法被广泛重视,并且著有计算方法方面的专著,如《教育的经济计量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