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3:0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8 14:10
混凝土结构弯曲破坏会出现塑性铰,这是一种延性破坏,是比较理想的情况‘而剪切破坏则是脆性破坏,是要避免的情况。
我们的设计是小震设计,也就是说,按照计算配筋的结果是小震(低于抗震设防标准)的地震力下“不坏”。而在中震乃至大震的时候,结构就可能会出现塑性铰。
按照应力集中原理,塑性铰一定会出现在薄弱环节。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人为控制薄弱环节的位置,从而控制塑性铰出现的先后顺序,依靠塑性铰完成地震应力重分配,充分达到耗能的目的。
配筋刚刚够满足计算,那么在中震大震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塑性铰。而如果大于计算值,提升了抗弯性能储备,那么就不一定会出现塑性铰,或者可能不会首先出现在这里。
框架梁的地震剪力是从柱子传来的,支座处也就是剪力最大的部位。一旦支座处形成塑性铰,地震剪力就会被塑性铰消耗,不再对梁产生负担。所以我们理想的情况,是首先在支座处形成塑性铰,而不能让梁在塑性铰出现之前就被剪力破坏,这就是“强剪弱弯”的目的。
至于为什么要放大跨中,如果跨中配筋没有抗弯储备,而支座处有少量储备,那么可能在剪切破坏之前,跨中先形成塑性铰。一旦跨中形成塑性铰,那么梁弯矩会被消耗但是剪力不会,依然有出现剪切破坏的危险。所以也要避免这种情况。
其实这三大原则,归根结底都是在控制塑性铰出现的位置和顺序,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就能理解了。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8 14:11
这是因为,支座钢筋不放大,按弯矩平衡,跨中弯矩就需要放大,这样,就能保证梁受力时,朔性铰首先出现在支座不会出现在跨中(朔性铰出现在支座,只是把超静定结构变成静定结构,出现跨中就变成瞬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