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3: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8:14
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公元前1年被封为淮南王,建都于寿春。他在炼丹时,有一次错误地将石膏点入丹母液即豆浆之中,经化学变化成了豆腐。豆腐从此问世。
刘安善于游禅交僧,一天尝到了和尚们做的豆腐顿觉品味素新,决定深入研究豆腐制作方法和技术。
成立了豆腐生产作坊,培养豆腐专业生产人员,在生产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豆腐品质。同时把豆腐制作技术传授给别人,并逐渐向外地区扩散。
豆腐的制作技术在唐代传入日本,以后又相继传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
豆腐的原材料是大豆,而正因为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所以,豆制食品在我国也就率先被创造出来。
大豆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最早驯化和种植大豆的国家,栽培历史至少已有4000年。
大豆黑色的叫做乌豆,可以入药,也可以充饥,还可以做成豆豉;*的可以做成豆腐,也可以榨油或做成豆瓣酱;其他颜色的都可以炒熟食用。
由于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所以在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推崇。
大豆起源于我国,从我国大量的古代文献可以证明。汉司马迁编的《史记》中写道: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鞠五种,抚万民,庆四方。铺至下铺,为菽。
由此可见轩辕黄帝时已种菽。“菽”就是大豆。
据考证,商代主要的农作物黍、稷、粟、麦、秕、稻、菽等,都曾经见于甲骨文卜辞之中。殷商时期就有了甲骨文,对农作物记载得非常有限,辨别出有黍、稷、豆、麦、稻、桑等字,是当时人民主要依以为生的作物。
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出土的炭化大豆,经鉴定距今已有2600年左右,为东周时的实物,是目前出土最早的大豆。
春秋时期,菽被列为五谷或九谷之一。战国是时期,菽、粟并称,居五谷、九谷之首。豆叶供蔬食时,被称为“藿羹”。
大豆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是与其自身特点分不开的。秦汉时期之后,旱作技术有所提高,大豆退为次要的角色,但仍为人所重视。《氾胜之书》记载:“谨计家口数种大豆”,强调多种大豆的重要性。
宋代为了在南方备荒,曾在江南、荆湖、岭南、福建等地推广粟、麦、黍及豆等。促使大豆的种植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发展也很迅速。
据《大金国志》记载,当时女真人日常生活中已“以豆为酱”。清代初期由于大批移民迁人东北地区,使东北成为大豆的主产区,产销国内外。
在大豆的利用方面,在汉代以前,大豆主要是作为食粮。汉代开始用大豆制成副食的记载逐渐增多。豆制品主要有豆豉、酱、醋。
《史记·货应列传》指出,当时通都大邑中已有经营豆豉千石以上的商人,其富可“比千乘之家”,说明以大豆制成的盐豉已是普遍的食品。
《齐民要术》还引述《食经》中的“做大豆千岁苦酒法”。苦酒即醋,说明至迟6世纪时已用大豆作制醋原料。
汉代已出现豆芽,时称为“黄卷”,可供药用,后来才用鲜豆芽做蔬菜。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还发明了豆腐。
有关以大豆榨油的记载,始见于北宋《物类相感志》。做豆腐和榨油的副产品豆饼和豆渣是重要的肥料和饲料。清代初期豆饼已成为重要商品,清代末期已遍及全国,并有相当数量的豆饼出口。
大豆除了供食用之外,还是重要的绿肥作物。我国古代对大豆的根瘤早有觉察,并在“菽”的象形字中反映出来。
《说文解字》记载:“尗,豆也,象豆之形也。”
清代文字学家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进一步指出,“尗”字中间的“一”是代表地面,通于上下的“丨”代表大豆植株,在“一”之上是代表茎,在“一”之下是代表根。
根左右“八”形是“当做圆点”,象征“细根之上生豆累累”的“土豆”,也即根瘤。同时还说明,“豆之根有土豆,丰年则坚好,凶年则虚浮”,认识到根瘤的多少和大豆的丰歉有关。
可以说早在3000年以前造“尗”字的时候,人们已观察到大豆有根瘤的现象。
此外,《氾胜之书》提出:“豆生布叶,豆有膏”,知道大豆在幼苗时期,本身就有肥美的养料,故“不可尽治”,即不宜过多中耕。清代《齐民四术》也说豆“自有膏润”,在中耕时“唯豆宜远本,近则伤根走膏润”。
这些记载清楚地说明,我国古代很早知道大豆本身具有养料,而且同豆根有密切关系。
对于大豆根瘤的认识,使得大豆很早就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间作、混种和套种。从《齐民要求》记载中,可看到最迟在6世纪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已有大豆和粟、麦、黍稷等较普遍的豆粮轮作制。
陈旉《农书》还总结了南方稻后种豆,有“熟土壤而肥沃之”的作用。其后,大豆与其他作物的轮作更为普遍。
大豆和其他作物的轮作或间、混、套种,以豆促粮,是我国古代用地和养地结合,保持和提高地力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