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什么时候成为主要肉类,古代以吃羊肉为上,只有下等人才吃猪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53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9 06:36

在中国古代,生活物资比较匮乏,吃肉基本上是上层社会的专利,普通百姓只有在节日或者过寿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肉食。而且,在古代牛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历朝历代也非常重视牛的社会地位,最严重的时候,杀牛需要以命相抵。所以,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人对吃猪肉有着比较强烈的愿望。很有意思的历史现象是,在禁止杀猪的明朝,猪肉居然逐渐占领了中国百姓的餐桌,一直到今天。
猪肉的逆袭
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六畜”之说。所谓“六畜”,包括马、牛、羊、猪、狗、鸡。“六畜”除去产地基本不在中原并用来骑乘的马之外,其余五种再加上鱼,构成了古代中国人肉食的主要部分。其中,牛、羊、猪又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周代的《礼记》将牛、羊、猪称为“大牢”,是只有国君及卿大夫才有资格享用的佳品,至于底层百姓,一如汉代的《盐铁论》所说,“非乡饮酒、膢腊、祭祀无酒肉”,通常只能在逢年过节及庆典时将吃肉作为一种享受。
牛肉虽然贵为“大牢”之一,上古时期亦用于祭祀与食用。但自从春秋后期铁犁、牛耕出现后,牛成为重要的劳动工具,历朝历代三令五申禁止宰杀耕牛,一如唐武宗所言,“牛,稼穑之资,中国禁人屠宰”,遂令牛肉逐渐淡出肉食行列。至于《水浒》中大块吃牛肉的描写,实在是一种梁山好汉对统治秩序的挑战。
牛肉之外,同在“大牢”之列的羊肉与猪肉一度曾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平分秋色。汉代既有“泽中千足彘(250只猪),此其人皆与千户候等”的记载,亦有许多人家拥有“千足羊(250只羊)”的说法,足见养猪与养羊难分伯仲。
然而在进入魏晋以后,猪的饲养规模开始萎缩,羊肉从此成为中国人主要肉食长达千年之久。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已称“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文人笔下经常出现的是“羊羔美酒”,猪肉却鲜有提及,这从《太平广记》中有关唐代肉类的记述总共有105处,羊肉独占47处,而猪肉只有12处便可见一斑。
《太平广记》甚至有佛教在家居士亦不能断除羊肉的记述。“唐姚待,梓州人,常持金刚经”,但是当周遭有人杀羊并招呼同吃时,他也会忍不住去吃。这从侧面反映吃羊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常态。
羊肉饮食经过唐代的高速发展,在宋代已成社会时尚,所谓“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宋朝宫廷御厨一年开销羊肉43万斤,而猪肉只有4100斤,“御厨止用羊肉”甚至成了两宋皇室的“祖宗家法”。
到了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元代,羊肉更是独占鳌头,非但蒙古人以之为主食,汉人食用羊肉同样普遍,就连风行高丽的汉语口语教科书《老乞大》也说到“做汉儿饭”,有羊和鸡。
然而,羊肉占优的局面到了明代以后为之一变,猪肉成功翻盘。明代初期的永乐年间留下的一份御膳菜单显示食材包括羊肉5斤及猪肉6斤,羊肉渐落下风;到明代后期光禄寺留下的宫廷岁用牲口数记录则是100口猪,10750头羊,猪肉已是后来居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干脆写道:“猪,天下畜之。”
清代的“猪强羊弱”势头更加明显,每过春节,京城常常要杀猪近十万头。经过两千年后,猪肉终于“逆袭”成功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