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0:0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06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陆九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陆九渊集》,《语录》)象山先生也遵守了这一条,平生的著作并不多,而且他揭示一个很深的道理。
宋明理学家一直以孔孟传人自居,一般来说他们对汉代以来的诸家注释都保留自己的看法,形成了宋学与汉学两派。汉学以训诂考证,字句解释为主;宋学以阐发义理为主,也就是性命之学。陆九渊的“六经注我”,就是自己继承孔孟之道的方法,“我注六经”,就是借六经阐发自己的思想。所以就有,每个人对于六经的解释都不同,只不过是自己个人的见解,至于六经的原意已在不可知之数了。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以及朱熹等他们对六经的注释都是在阐发自己的思想。前几天,有友撰文说“理”原意并非是宋明理学家说的那样,我看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用“理”也不是没有根源的,将这个根源用自己的思想加以解释,就名正言顺了。
孔子说:“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论语·述而》)他的这句话与“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有很大关系的。孔子强调的是他一贯的主张,在他的看来,古老的文明是很值得人来学习,而且古老文明博大精深,无容置疑。如果人们认为它已经过时或是什么,那是他没有理解,没有体悟到。实际上,孔子不是真的“述而不作”,而是既“述”,又“作”的,他发展了西周以来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哲学体系,尤其是对“仁”与“礼”的阐发,从自己身上显示的人生境界等等,都是自己思想的反映,可以说是来源于古老文明,但又不同于古老文明。从这个意义是说,“信而好古”就是“六经注我”,“述而不作”也就是一定意义的“我注六经”了。
清儒戴震说:“圣人之道在六经,汉儒得其制数,失其义理;宋儒得其义理,失其制数。”(《戴震文集·与方希原书》)戴震的注释也未尽是制数与义理结合的,他的名著《孟子字义疏证》,就是对《孟子》一书注释,实际上他并没有按照孟子的意思来说的。他是借此来批判程朱理学的,他的批判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等有关系的。我前不久,看了侯文正先生的《傅山传》,其中就说到傅山对理学的批判,但是傅山与孙奇峰老先生的话很是佩服,由此可见社会风气对一个人认识的影响,实际上傅山是不懂程朱的。大抵千人言,万人说,以假为正,人们也就不相信了,于是知道的不知道都来批判,如同现在一样。戴震不同,他是深通程朱的,对理欲的说法和理在事中的学说还是很有道理的。在《孟子字义疏证》中他提出自己对理、善、性、仁、义、礼、智、信、诚、道等看法,也是借题发挥而已。汤一介先生1998年提出在中国建立“解释学”,实质上也就是古典哲学与现代化的结合,要使古典哲学发挥它积极的一面,对人们来说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我在论坛上看到很多网友讨厌说中国哲学老是往道德上讲。我看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我认为中国哲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例如儒家,按照这个哲学的意义来说,就是先要人修身养性,先内圣,后外王。事功方面,主要是从政,也包括科学研究等的。它不排斥农耕,科学的创新,而它认为人是有定位,什么人做什么事。“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在儒家学者的注释来讲他们注重的就是道德修养,人生境界的问题。所以他们的注有个界定就是道德上的注释,有时代的结合,现代新儒家,大多是中西哲学的结合,他们注重西方的逻辑分析方法,但也注重中国哲学的道德人生境界哲学。各家都讲“道”,这个“道”的共同的东西,就是要自己自觉地遵守一定的准则,在遵守这些准则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历代的儒家大师都对六经有解释,他们的解释都有个标准,就是道德精神。
我前不久,写了《安身立命之所》、《涵养须敬用,进学在致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存天理,灭人欲》等,实际都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自我解释。回想起以前的事,想想现在,以及自己三年来的学习心得也就有了这些几个帖子了。在我看来,“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是有内在关系的,学习六经,从中体会其中的道理,自己的理解也就是“六经注我”,在不断的学习认识中形成自己认识,也就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过程,就是“我注六经”,二者是紧密结合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6:24
出处:宋·陆九渊《语录》:"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注:
解释:我;自己的观点。
"我注六经"就是阅读者去尽量理解六经的本义,根据其他典籍提供的知识来注经书,力求追寻经书的原始意义;而"六经注我"却是阅读者利用六经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故意误读。是指阅读者用经书里的思想、智慧,来诠释自己的生命。所以"六经注我",可以理解为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融会其他领域的知识,打通*与*之间的思想壁垒与价值壁垒,对原有的*加以引申、发挥,提出建设性的学术观点,建立新的思想体系。既六经为我所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7:59
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提出"六经注我",这是一种钻研儒家经书的治学主张和方法。
陆九渊治学主张"立大"、"知本"和"发明本心"。提出"心即理"的命题。"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公心"(《陆九渊集》卷十五)。他指出:"心只是-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同上书卷三十五)只不过,"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同上书卷一),因而,陆九渊认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同上书卷三十四)。就是说,人的本心合于天理,一个人只要能够自己发明本心,那么就与往昔圣贤等同了。因为往昔圣贤也不过是能够发明本心、合于天理罢了。其间的差别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先后,六经也不过只是作为帮助印证自己发明了本心的文献资料而已。
陆九渊的弟子杨简在祭文中明白地解释了"六经注我"的含义:"《书》者,先生之政事;《诗》者,先生之咏歌;《礼》者,先生之节文;《春秋》,先生之是非;《易》,先生之变易。"(同上书卷三十六) 陆九渊这种"六经皆我注脚"的治经方法被后来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继承和发扬,提出了"经学即心学"的观点,明确指出:"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阳明全书》卷七)。并且,更加详尽生动地解释了"六经注我"的内涵:"《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
总之,陆王这种"六经注我"的治经主张和方法,不但与同时的程朱理学不同,而且,更迥异于汉儒重训诂和辨名物的"我注六经"的治经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方法后期流于空疏和狂妄,成为空谈心性、不用读经的借口,从而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9:50
六经注我
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提出"六经注我",这是一种钻研儒家经书的治学主张和方法。
陆九渊治学主张"立大"、"知本"和"发明本心"。提出"心即理"的命题。"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公心"(《陆九渊集》卷十五)。他指出:"心只是-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同上书卷三十五)只不过,"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同上书卷一),因而,陆九渊认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同上书卷三十四)。就是说,人的本心合于天理,一个人只要能够自己发明本心,那么就与往昔圣贤等同了。因为往昔圣贤也不过是能够发明本心、合于天理罢了。其间的差别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先后,六经也不过只是作为帮助印证自己发明了本心的文献资料而已。
陆九渊的弟子杨简在祭文中明白地解释了"六经注我"的含义:"《书》者,先生之政事;《诗》者,先生之咏歌;《礼》者,先生之节文;《春秋》,先生之是非;《易》,先生之变易。"(同上书卷三十六) 陆九渊这种"六经皆我注脚"的治经方法被后来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继承和发扬,提出了"经学即心学"的观点,明确指出:"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阳明全书》卷七)。并且,更加详尽生动地解释了"六经注我"的内涵:"《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
总之,陆王这种"六经注我"的治经主张和方法,不但与同时的程朱理学不同,而且,更迥异于汉儒重训诂和辨名物的"我注六经"的治经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方法后期流于空疏和狂妄,成为空谈心性、不用读经的借口,从而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11:58
1、 “六经注我”出自 宋 理学家 陆九渊 语。意谓其思想皆出自“六经”,可以与圣人之言互相发明。
《陆象山语录》卷上:“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宋史·陆九渊传》:“或劝 九渊 著书,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南宋心学创始人陆九渊提出"六经注我",这是一种钻研儒家经书的治学主张和方法。
2、陆九渊治学主张"立大"、"知本"和"发明本心"。提出"心即理"的命题。"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公心"(《陆九渊集》卷十五)。他指出:"心只是-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同上书卷三十五)只不过,"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同上书卷一),因而,陆九渊认为"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同上书卷三十四)。就是说,人的本心合于天理,一个人只要能够自己发明本心,那么就与往昔圣贤等同了。因为往昔圣贤也不过是能够发明本心、合于天理罢了。其间的差别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先后,六经也不过只是作为帮助印证自己发明了本心的文献资料而已。
陆九渊的弟子杨简在祭文中明白地解释了"六经注我"的含义:"《书》者,先生之政事;《诗》者,先生之咏歌;《礼》者,先生之节文;《春秋》,先生之是非;《易》,先生之变易。"(同上书卷三十六) 陆九渊这种"六经皆我注脚"的治经方法被后来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继承和发扬,提出了"经学即心学"的观点,明确指出:"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阳明全书》卷七)。并且,更加详尽生动地解释了"六经注我"的内涵:"《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
总之,陆王这种"六经注我"的治经主张和方法,不但与同时的程朱理学不同,而且,更迥异于汉儒重训诂和辨名物的"我注六经"的治经方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种方法后期流于空疏和狂妄,成为空谈心性、不用读经的借口,从而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