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1: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3:47
3.10.1 矿体地质特征
通过系统的探矿工程工作,并辅以相应取样和化(试)验,在15~40勘探线范围内按下达的工业指标,圈定金矿体1个,编号为1号矿体。矿体分布在11~40号勘探线,矿体出露最高标高1283m(TC0),底板最低标高935m(ZK241孔),40m×40m的工程间距,共有5条探槽,一个小竖井,和45个见矿钻孔控制(图3.27)。矿体主体呈隐伏状态,地表仅在ZK003孔周边地表出露30m×30m的低品位矿体,TC0探槽揭露出露地表矿体平均品位0.77×10-6。
图3.27 毕力赫金矿Ⅱ矿带基岩地质简图
1号矿体呈大透镜状、板柱状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及上覆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内外接触带,尤其是内接触带中。赋矿岩石为花岗闪长玢岩和火山碎屑岩。矿体总体走向NW—NNW,控制NW长700m,控制斜深348m,NE宽70~310m(0线),矿体厚度(真厚度)最大132.68m(ZK034孔),最小2.32m(ZK201孔),平均厚度47.02m,厚度变化系数87%,属稳定型;矿石品位变化在0.5×10-6~54.76×10-6,平均2.73×10-6,品位变化系数97%,属较均匀型。
矿体平面上投影总体为不规则的火炬状,呈NW—NNW向展布,北西端宽大,似一火炬头,向南东逐渐变窄,似一火炬柄。勘探线剖面上矿体空间形态变化较大,于3线、0线、4线最厚,总体呈大透镜体状(图3.28)。向北西和南东宽度和厚度逐渐减小,并分别在7线北西、8线南东矿体变窄或出现分支矿体,矿体形态也渐变为不规则的厚板状、板柱状。
矿体纵剖面图上,呈NW向展布,分3段来描述。中段3~4线为矿体最主要部分,赋存于火山碎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尤其在内接触带花岗闪长斑岩体内。矿体呈NW长约120m、NE长约300m的大透镜状,近水平状产出,共17个钻孔控制,水平投影面积2700m2,最大厚度(真厚度)132.68m,最小厚度10.52m,平均厚度73.34m,赋矿标高1105~1283m。矿体品位呈有规律的变化,中心高,单样最高品位54.76×10-6,上下及边部逐渐变贫,在矿体中心部位圈出一个近EW向长140m,SN宽约100m,平均厚22.60m(最大厚53.12m,最小5.52m),平均品位15.03×10-6的富矿包(图3.29)。
图3.28 毕力赫金矿区Ⅱ号矿带1号矿体0线剖面图
图3.29 毕力赫金矿区Ⅱ矿带1号矿体纵剖面图
1号矿体北西段7线以北出现分支,矿体逐渐变薄至15线尖灭。7~11线间,分布着1号矿体NW向的2个分支矿体,分上部分支矿体和下部分支矿体。上部矿体由2个平行矿体组成,4个钻孔控制,呈近水平的板状体,长约70m。该段矿体钻孔最大见矿厚度19.08m,最小厚度7.5m,平均厚度12.28m,赋矿标高1225~1265m,赋存于火山碎屑岩中。下部矿体呈不规则板状,产状倾向62°,倾角36°,控制斜长200m。该段矿体钻孔最大见矿厚度33.11m,最小厚度4.51m,平均厚度16.94m,赋矿标高1100~1210m,赋存于火山碎屑岩(上部)和花岗闪长斑岩体中(下部),为低品位矿体。下部分支矿体与上部分支矿体垂距80~135m。
1号矿体南东段8~24线,13个见矿钻孔控制,矿体形态呈板柱状,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上部。总体呈NNW向,水平长180m,斜长250m,向SSE深部倾伏,矿体倾向65~75°,倾角55°。该段矿体钻孔最大见矿厚度99.98m,最小厚度3.01m,平均厚度30.27m,赋矿标高935~1150m。24-40线间,有5个钻孔见矿。矿体随花岗闪长斑岩向南东深部侧伏而逐渐埋深加大。其中最北东见矿钻孔ZK409,在孔深450~512m之间连续矿化,见矿厚度62m,品位1.33×10-6;其中厚度超过10m矿段铜达到工业品位。显示上金、下金(铜)的变化趋势。
3.10.2 矿石特征
矿石为贫硫化物石英网脉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中的金属矿物总量小于2%。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褐铁矿、辉钼矿、自然金,微量矿物有磁黄铁矿、赤铁矿、斑铜矿、辉铜矿、蓝辉铜矿、自然铜、方铅矿、闪锌矿和毒砂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斜长石、石英、钾长石,其次为绢云母、黑云母、白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黝帘石、碳酸盐矿物、电气石、高岭土、粘土矿物等。
金矿物为自然金,多呈边界圆滑的浑圆状,部分呈尖角粒状和枝杈状,少量棱角明显,呈角粒状、长角粒状及板片状产出。主要载体矿物是石英,主要产于石英细-网脉中,以细微粒状为主,经15件样品27粒金矿物电子探针分析统计,其成色变化在948~1000,平均990,为高纯度自然金。自然金中含微量元素包括Cu0~2.22%,Ag0~3.32%,Ni0~0.77%,Fe0~0.47%。矿石主要有用组分为金,其他有用、有害组分含量甚微。
需要指出的是,矿石组合分析表明,含Cu0.002%~0.012%,W0.002%~0.016%,Mo0.002%~0.003%。这些金属元素与Au密切共生,呈正消长关系,富矿体与近矿围岩相比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是找矿地球化学标志,局部也可能富集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铜、钼矿体。其中ZK409钻孔在深度500m以下发现具有工业意义的铜-金矿体。
3.10.3 围岩蚀变特征
3.10.3.1 水平分带
对Ⅱ矿带地表取样74件,结合所取钻孔岩心样的蚀变特征,填制了Ⅱ矿带地表围岩蚀变分带略图(图3.30)。以花岗闪长斑岩体为中心和地表出露矿体部位为中心,蚀变由内向外逐渐减弱,岩体以及岩体与围岩接触处蚀变最为强烈。以岩体为中心向外可以划分出几个蚀变带:在岩体(矿体)地表出露部位发育石英-绢云母化带和钾质蚀变带叠合带;外围发育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则发育在远离岩体部位,近矿部位则多与石英-绢云母化带叠加出现。
Ⅱ矿带地表蚀变带呈现不对称环状,受含矿岩体以及地表矿体出露空间位置控制,北西以及南西侧蚀变强度低、环带宽度小;在北东以及南东部位,为含矿次火山侵入杂岩体侧伏、倾伏端上盘位置,热液蚀变作用强、蚀变带宽度大。在矿体北西端靠近矿体部位高岭土化等高级泥化蚀变相对发育,可能位于矿体上部,指示成矿热液由南东深部向北西浅部运移。
3.10.3.2 蚀变垂向分带
(1)Ⅱ矿带0线剖面蚀变分带
根据剖面代表性钻孔ZK002、ZK003、ZK006、ZK008、ZK009、ZK0010各单孔的蚀变类型、特征及其分带规律,将该剖面蚀变划分为4个带,即钾化带、钾化与石英-绢云母化(石英-绢云母化)叠合带、石英-绢云母化带以及青磐岩化带(图3.30)。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绢云母化以及碳酸盐化至少有2期,晚期形成的这2类蚀变带贯穿整个矿化蚀变体,造成包括二长花岗岩在内的蚀变,可能为后期细晶花岗岩侵入引起。
图 3. 30 毕力赫金矿床Ⅱ矿带地表围岩蚀变分带1—安山岩 / 安山质角砾岩; 2—凝灰质砂岩 / 凝灰质砂岩角砾岩; 3—花岗闪长斑岩; 4—断裂、推测断裂; 5—地表出露矿体; 6—地质体界线; 7—见矿钻孔/未见矿钻孔; 8—勘探线及其编号; 9—围岩蚀变分带。K—钾长石化; Q—硅化; Se—绢云母化; P—青磐岩化。Ⅰ—钾化带与石英-绢云母化叠合带;
钾化带主体位于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偏上部位,一般剖面厚度50~100m,矿物组合钾长石+石英+碳酸盐+绢云母+黄铁矿;部分与石英-绢云母化叠合,两者叠合厚度为30~50m,矿物组合石英+绢云母+钾长石+碳酸盐+黄铁矿;石英-绢云母化带分布在石英闪长斑岩内以及岩体与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接触带附近,一般剖面厚度50~150m,矿物组合石英+碳酸盐+绢云母+黄铁矿;青磐岩化带多位于外围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中,范围较大,矿物组合石英+碳酸盐+绿泥石+绿帘石+黄铁矿。
蚀变分带规律性明显,以二长花岗斑岩为中心,从深部到浅部,从中心到外围,分别为(弱蚀变)细晶花岗岩-弱蚀变二长花岗岩(晚期绢云母化、碳酸盐化)→钾化带±电气石化带→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高岭土化带。
从图3.31可以看出,蚀变带分布受2个因素控制:一是二长花岗斑岩及细晶花岗岩空间位置,二是花岗闪长斑岩空间分布。蚀变带也呈现不对称环状,环带形状与浅成次火山杂岩体上侵作用形成的空间形态一致,向NE倾斜。主要蚀变带分布在岩体顶部偏北东上盘位置。需要指出的是,成矿期含矿二长花岗斑岩以及不含矿的成矿晚期或期后的细晶花岗岩沿早期石英闪长斑岩轴部侵入,稍早期斑岩体是成矿最有利的容矿地质体。
(2)Ⅱ矿带纵剖面蚀变分带
根据纵剖面代表性钻孔ZK153、ZK112、ZK075、ZK035、ZK006、ZK045、ZK086、ZK125、ZK203以及409号钻孔研究Ⅱ矿带纵剖面蚀变特征。观察发现,纵剖面蚀变类型、特征及其分带规律与0号勘探线剖面特征总体一致,蚀变可划分为4个带,即钾化带、钾化与石英-绢云母化叠合带、石英-绢云母化带以及青磐岩化带。需要指出的是,成矿晚期或期后还有一期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蚀变,可能与细晶花岗岩有关,贯穿整个矿化蚀变体,与成矿关系不密切,讨论时也不单独划分带。
钾化带主体位于二长花岗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花岗闪长斑岩中,一般剖面厚度50~100m,矿物组合石英+碳酸盐+钾长石+电气石+绿帘石+黄铁矿;钾化与石英-绢云母化叠合带,厚度约50m,矿物组合石英+碳酸盐+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黄铁矿;石英-绢云母化带分布在石英闪长斑岩内以及岩体与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接触带附近,一般剖面厚度100~150m,矿物组合石英+碳酸盐+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电气石+黄铁矿;青磐岩化带多位于外围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中,范围较大,矿物组合碳酸盐+石英+绿泥石+绿帘石+黄铁矿。
蚀变分带规律性明显,以二长花岗斑岩为中心,从深部到浅部,从中心到外围,分别为(弱蚀变)细晶花岗岩-弱蚀变二长花岗岩→钾化带±电气石化带→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粘土化带(图3.32)。
从图3.32可以看出,蚀变带呈NW向,向SE深部倾斜。蚀变带空间分布特征与0线剖面一样,受二长花岗斑岩、细晶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空间分布控制,围绕次火山杂岩体呈环带状。蚀变带也呈现不对称环状,南东部蚀变带宽度、强度大,而北西侧蚀变环带陡而薄。蚀变带形状与浅成次火山杂岩体上侵作用有关,主要蚀变带分布在岩体顶部偏南东部(岩体上盘)位置。
3.10.4 矿床成因分析
3.10.4.1 矿物包裹体
(1)Ⅱ矿带流体包裹体特征
选取Ⅱ矿带钻孔矿体石英脉和地表石英脉、石英碳酸盐脉样品开展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样品特征见表3.14。Ⅱ矿带流体包裹体发育丰富,多为原生包裹体,包裹体丰度较高,少量次生包裹体。包裹体个体较小,多为2~8μm,少数大于10μm,包裹体形态包括不规则形态和规则的负晶形、长条形、方形、圆形等。包裹体类型为NaCl-H2O包裹体,包括纯气体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富气相和富液相)。纯气体包裹体丰度小于3%,镜下呈暗黑色。富气相包裹体丰度小于5%,充填度大于70%,大小6~8μm,均一法测温所得均一温度均>550℃。富液相包裹体是最主要的包裹体类型,丰度大于90%,形态多较规则,充填度5%~30%,大多数充填度为10%,占此类包裹体的70%。
图 3. 31 毕力赫金矿Ⅱ矿带 0 号勘探线剖面蚀变分带图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流体包裹体实验室完成,所使用的仪器为英国Linkam公司生产的THMSG600型冷热台(温控范围-196~600℃),冰点温度误差小于0.2℃,均一温度误差小于2℃,升/降温速率一般为10℃/min,在相变点温度附近为<1℃/min。
图 3. 32 毕力赫金矿Ⅱ矿带纵剖面蚀变分带图
表 3. 14 Ⅱ矿带流体包裹体测试样品
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分为大于550℃和小于380℃两个区间(图3.32),大于550℃的均为富气相包裹体所测得,小于380℃的数据为富液相包裹体所测得,均一温度变化在108~375℃之间(图3.33),以小于200℃居多,107组数据平均值为194℃。出现330~340℃、170~200℃和150~170℃3个峰值区,与3个成矿阶段相吻合。包裹体盐度又分为2个区间,一个区间盐度变化为0.88%~8.68%,算术平均值为3.57%,众值多集中在1.5%~4.5%(图3.34);另一个盐度区间盐度变化在12.5%~17.5%,为早阶段成矿流体特征。次生包裹体3个数据显示出了原生包裹体一致的特点,均一温度193~216℃,与主成矿阶段的均一温度对应,盐度3.39%~3.87%,显示低盐度的特点。
图 3. 33 毕力赫金矿区Ⅱ矿带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直方图
图 3. 34 毕力赫金矿区Ⅱ矿带石英流体包裹体盐度直方图
(2)Ⅰ矿带流体包裹体特征
Ⅰ矿带工作由硕士研究生睢程晨(2009)所做。选取了Ⅰ矿带不同蚀变类型矿石石英脉中的石英和方解石脉中的方解石进行了流体包裹体形态、大小、类型、均一温度、盐度等研究。样品特征见表3.15。
表3.15 Ⅰ矿带流体包裹体测试样品特征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矿石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发育丰富,分布杂乱,多为原生包裹体,但个体较小,多在2~8μm,占80%,极少大于10μm。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发育较少,个体也较小,多在3~10μm。包裹体形态不一,有规则的呈石英负晶形、长条形、近圆形、三角形、半月形等,也有不规则形态。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NaCl-H2O包裹体和含子晶的包裹体,其中NaCl-H2O包裹体包括纯气体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富气相和富液相)。
纯气体包裹体(V):室温下为单一气相,占包裹体总量的少数(<10%),在显微镜下呈暗灰色,形状多不规则。
气液两相包裹体(V-L):包括气体充填度V/V+L>60%的富气相包裹体和V/V+L<50%的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所占比例也较小(<10%),均一法测温时,随着温度升高气泡体积逐渐增大,最后均一到气相,此类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均较高(>350℃)。富液相包裹体V/V+L<50%是本区最主要的包裹体类型,占包裹体总数的70%,充填度多在10%~25%,显微镜下气泡清晰可见。此类包裹体形状多呈规则的负晶形、长条状、半月形等,通常成群分布。
含子晶包裹体(V+L+S):形状较规则,大小在3~8μm,此类样品在包裹体中占极少数(<5%),仅在一个样品中的石英脉中出现,样品为弱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的安山岩。
本次研究选取了五、六中段每一种蚀变类型矿石的典型样品中的石英脉测试了10~15个均一温度和盐度数据,对有穿切关系的石英脉分开测试。图3.35是五、六中段矿石样品的均一温度直方图,由图可见均一温度分为大于430℃和小于350℃的2个部分,大于430℃的均为富气相液体测温所得。其余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5~329℃,平均1℃,分别在220~280℃、160~220℃和120~160℃出现3个峰值,暗示了成矿的3个阶段。方解石的均一温度仅有22个数据,均一温度众值集中在153~246℃,平均188℃,在170~200℃和220~250℃出现峰值,与石英数据的2个峰值一致,说明方解石为同期成矿热液演化到后期分异的结果。从3个阶段数据的分布来看,所有类型样品的石英脉和方解石脉中均共存3个阶段的数据,表明不同阶段的成矿热液均沿着先存裂隙充填、演化,这也正好解释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石英脉中心为碳酸盐脉的现象。
图3.35 毕力赫金矿区Ⅰ矿带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直方图
图3.36是五、六中段样品的盐度数据直方图,盐度数据中含子晶三相包裹体的盐度较高,在34.74%~38.24%,表现为岩浆流体的特征。其余的数据盐度为2.07%~15.5%,平均值5.65%,分别在2.5%~4.5%和4.5%~9.5%和12.5%~15.5%出现3个峰段,只是大于12.5wt%的数据占少数。
图3.36 毕力赫金矿区Ⅰ矿带流体包裹体盐度直方图
(3)Ⅱ矿带与Ⅰ矿带流体包裹体特征对比
综上所述,Ⅰ矿带矿体样品与Ⅱ矿带矿体样品的包裹体丰度、大小、形态、类型均具有一致的特点。Ⅰ矿带均一温度3个峰值区为220~280℃、160~220℃、120~160℃对应3个成矿阶段,Ⅱ矿带均一温度3个峰值区330~340℃、170~200℃和150~170℃,主成矿阶段对应170~200℃,与Ⅰ矿带160~220℃一致,只是Ⅱ矿带温度偏高。Ⅰ矿带盐度峰值2.5%~4.5%,与Ⅱ矿带1.5%~4.5%相一致。
图3.37是Ⅰ矿带矿石、Ⅱ矿带矿体和地表样品温度-盐度投点图,由图所示盐度值在10%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分段,Ⅰ矿带样品石英数据较少,但在方解石数据中有明显反应。盐度小于10%的包裹体表现为中高温-低温特征,中等盐度10%~15%的包裹体表现为中低温特征,而高盐度(大于35%)的包裹体表现为低温特征,为包裹体沸腾结果。根据地表观察到的不同产状的石英脉相互穿切的现象,以及Ⅰ矿带五、六中段和Ⅱ矿带钻孔样品,野外以及镜下均观察到多期次石英、碳酸盐脉穿切的现象,推测成矿的多阶段性。
3.10.4.2 氢氧同位素
本次工作采集了毕力赫金矿Ⅱ矿带4件石英样品开展氢氧同位素测试(表3.16)。4件样品位于1号矿体富矿部位,均为第二阶段烟灰色石英脉,该组脉体穿插早期钾长石-石英脉,并被晚期蛋白质翠绿色石英脉和石英-碳酸盐脉穿插,为主要金矿化阶段产物,也是金主要载体矿物,代表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特征。
图3.37 毕力赫金矿Ⅰ、Ⅱ矿带矿石和地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投点图
表3.16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床成矿流体石英H、O同位素组成
注:样品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在MAT253EM质谱仪上测试完成。测试方法为BrF5法,分析精度±0.2‰,采用的国际标准SMOW。
4件样品δ18DSMOW值变化为-88‰~-114‰。石英的δ18O分布为10.2‰~11.4‰,比较均一。根据同一个样品的流体包裹体测温资料,按同位素分馏公式1000lnα=3.38×106T2-3.4(200~500℃)(Clayton等,1972)计算出平衡条件下流体的δ18OH2O值。矿床δ18OH2O值变化范围为-1.24‰~-1.97‰。在Sheppard等(1974)拟订的δD-δ18OH2O图解中(图3.38),4件样品投影在岩浆水范围与大气降水热液线之间,指示主成矿期成矿热液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物,以大气降水为主,和传统火山岩地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对成矿热液认识是一致的。
3.10.4.3 成矿时代
(1)成矿地质证据
Ⅱ矿带金矿化发生在火山活动晚期次火山岩浆活动过程中,从地质体穿叉关系和遭受矿化蚀变情况看,金矿化发生在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侵位之后,细晶花岗岩脉侵入以及钾长花岗斑岩就位之前。
从毕力赫矿区Ⅰ矿带各矿体的相互关系看,其原先应为一个完整的矿体,被后期次火山岩体(脉)的侵入而发生肢解,反映矿化发生于早期火山活动之后,次火山岩体脉(细晶花岗岩、细晶岩)侵入之前。细晶花岗岩特征与Ⅱ矿带的一致。
图3.38 毕力赫金矿Ⅱ矿带成矿流体的H、O同位素图
(2)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
为查明成矿年龄,本次采集了毕力赫金矿区Ⅱ矿带6件含辉钼矿的矿石以及围岩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
所采的6件样品,均位于深部隐伏斑岩体内,包括了富矿石、贫矿石、近矿围岩和远矿围岩中含辉钼矿岩、矿石样品。含辉钼矿主岩包括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总体看,样品分布比较均匀,西至3线,东到16线,从深度118m到深度260m。样品代表性比较强。
所采集的样品中辉钼矿有2种产状,一种产状呈细脉状沿岩、矿石裂隙充填,构成辉钼矿-石英脉,少量与黄铜矿共生,形成辉钼矿-黄铜矿-石英脉,其中的辉钼矿呈叶片状、弯曲片状产出,粒度比较粗大,粒径多在0.1~0.5mm,该类脉体被稍晚期金-石英脉切穿,为成矿早阶段产物。辉钼矿另一种产状呈稀疏浸染状、团块状产出,呈叶片状,半自形晶,分布不均匀,粒度相对比较细小;该类辉钼矿与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闪锌矿、自然金等金属矿物伴生,伴生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白云石)化,推测该期辉钼矿为金主矿化阶段产物。具体样品特征见表3.17。
表3.17 毕力赫金矿Ⅱ矿带辉钼矿样品特征
毕力赫金矿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测试结果见表3.18。样品号为08T06的样品模式年龄比较离群,因此做了2遍,但结果比较一致。
由表3.18可知,辉钼矿中Re与187Os含量变化协调,给出的6件模式年龄为(249.6±3.4)~(273.3±4.1)Ma。每件样品模式年龄的误差较小,分析结果可靠,其中08T06号样品给出了偏小的年龄(249.6±3.4)Ma,与其他5件样品偏差大,但2次平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是样品本身造成的。考虑到Re和Os在辉钼矿单晶中存在“失耦”现象(Stein等,2003;杜文道等,2007),而08T06号样品中辉钼矿获得(249.8±3.5)Ma的年龄值,该样品做了2次分析,结果非常吻合,可能是成矿晚阶段产物。
表3.18 毕力赫金矿Ⅱ矿带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数据
注:模式年龄t按公式t=1/λ[ln(1+187Os/187Re)]计算,其中λ(187Re衰变常数)=1.666×10-11yr-1(Smo-liar等,1996)。表中080909-22和080905-21为本批实验标准物质GBW04435(HLP)测定结果,GBW04435(HLP)为国标参考值。
利用Isoplot软件(Ludwig,1999)对所测的6个数据中的5个(08T06样品数据在等时线和加权平均年龄上与另外5个数据偏离较大)进行187Re-187Os等时线拟合,线性关系很好(图3.39),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72.7±1.6)Ma,MSWD=0.57。5个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271.3±1.7)Ma,MSWD=1.06(图3.40)。相比而言,等时线年龄更可靠。毕力赫金矿辉钼矿等时线年龄及加权平均年龄基本一致,等时线年龄代表了主期辉钼矿的形成年龄。
结果表明,辉钼矿获得的(272.7±1.6)Ma应为矿区金成矿期早阶段石英-辉钼矿-(黄铜矿)阶段年龄,为金成矿年龄上限;而(249.8±3.5)Ma可能代表金成矿期下限,厘定毕力赫金矿床成矿时代为250~270Ma,属于晚古生代晚期(早二叠世)。
3.10.4.4 矿床类型
毕力赫金矿属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矿床,主要证据:①矿床位于晚古生代活动边缘,该时期古亚洲洋向N俯冲碰撞,是浅成低温热液-斑岩成矿系统发育的有利时期和空间;②金矿化位于火山及次火山斑岩体内,矿体以及含矿岩体受火山构造控制,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③含矿岩体具有典型的单向固结结构(UST),围绕岩体(矿体)出现典型的斑岩-浅成低温矿床的围岩蚀变及其分带性;④金矿成矿时代与含矿斑岩体成岩时代以及火山岩成岩时代基本一致,均为晚古生代,他们具有时间上的联系;⑤金矿成矿作用与火山-次火山活动具有成因上联系,表现在成矿流体来源,微量、稀土元素组成特征等方面。
图3.39 毕力赫金矿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
图3.40 毕力赫金矿中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