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常说的提炼是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5:2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20:35

领导口中的“提炼”艺术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听到“提炼”这个词,特别是在领导审阅材料时。那么,究竟如何准确把握“提炼”的精髓?以下将为您揭示“提炼”操作的要领和策略。


一、理解“是什么”的提炼法则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是什么”在各类文稿中的核心位置。无论是总结稿、汇报稿,还是讲话稿,这个部分通常用于阐述阶段性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总结性内容往往以简洁的口头形式概括“为什么”和“怎么干”,而在讲话稿中,这部分则明确“干什么”,即目标、原则和重点等。


“是什么”的写法倾向于扁平化,常见公式为“总述+一是+二是+…+n是”。在文章宏观上,总结稿和汇报稿中的“总述”是帽子段落,概述总体思路;讲话稿中则作为导语,阐述整体思考;而在公文如通知、意见中,这部分通常包含总体目标和方法。


二、精细化“一是”到“n是”的归堆技巧


在业务归堆时,要学会剔除冗余素材,从历史背景和全局视角进行整合。对于常规性工作,可参考以往材料,并结合领导关注点和当前形势创新。对于新部署的工作,需要在遵循上级归堆原则的同时,融入自身特色。


在处理数据和工作逻辑时,要明确从属和并列关系,适当删减和合并内容。确保每个小标题下内容既反映上级意图,又符合实际操作。


三、“怎么办”的对策提炼


“怎么办”部分,即对策部分,主要关注下步计划和措施。其归堆方式与“是什么”类似,也是扁平化处理,公式同样为“总述+一是+二是+…+n是”。在提炼时,要突出领导的施政重点,将关键词明确体现在小标题中,体现创新和实际应用。


无论是“是什么”还是“怎么办”,归堆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业务内涵和逻辑关系,这需要持续学习和恶补专业知识,以便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实战经验分享

当我从业务岗位转到综合处室,初次承担编制工作要点和目标责任制的任务时,面对陌生领域的挑战,恶补成了我提升提炼能力的制胜法宝。通过海量资料和网络学习,我迅速掌握了业务核心,这不仅让我在归堆时游刃有余,还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和个性化提炼。


总之,“提炼”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深入理解业务,灵活运用规则,我们才能在领导的指引下,将材料精炼为有力的决策支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