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需要的 就是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11:2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12:38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各种思潮涌动,西方国家的 育儿 观念就像他们的电子产品一样新鲜时髦,冲击和影响着新一代的年轻父母。我的女儿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了。

面对襁褓中的女儿,看着如此弱小的生命,我在想,什么母亲不要带孩子睡觉、什么母乳喂养要身材变形、什么要定时喂奶、什么哭闹了不能抱等等,统统见鬼去吧!十月怀胎,母子都是心连心、肉连肉的,这刚出生就把他(她)放到小黑屋子里一个人睡,这哪儿成,简直太残忍了。就是放到旁边的小摇床上睡,我还舍不得呢。小宝宝的胃在刚出生时怎么可能定时定量地吃奶和消化呢?又不是机器人。我坚定认为母乳最好,随时随地可以让宝宝吃到最可口最营养的母乳,即使自己形象不佳身材走样,也心甘情愿。至于宝宝哭闹了,那肯定是哪儿不舒服或者是小肚子饿了,怎么可能忍心听他(她)哀嚎呢?我们的孩子需要爱啊!

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你可以随时去拥抱、抚摸、亲昵——这就是在婴幼儿期的母亲必须给予孩子的最直接的爱,也是婴幼儿时期的宝宝最直观本能感受到的爱。

我这个新手母亲,就按照老祖宗的 育儿 方法,再加上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亲手把女儿抚育成人。现在她有理想的工作,和睦的小家, 健康 、阳光、善良、勤奋。是我们的骄傲。

2015年,女儿的儿子,我的小外孙源宝出生了。虽然时光已然流逝30年,国富民强,物质极大丰富,但孩子最需要的是爱——这个 育儿 理念我们还是固守着。可以与时俱进,请了月嫂和育婴师帮忙照顾女儿和宝宝,但我们不会撒手不管。宝宝最初还是母乳喂养,安稳甜美地睡在大人身边,不论什么时候哭闹了,一定会有人去安慰抚摸照顾他。

和三十多年前不同的是,现在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和空间都在缩短。年轻的父母们是 社会 的中坚力量,工作繁忙紧张。于是,现在的宝宝大都由祖父母辈的在帮忙照看。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祖父母们能越俎代庖养育孙辈吗?我以为,是不可以的。虽然我们在全力以赴帮助女儿女婿带小外孙,但是我却要求他们晚上下班回来必须和宝宝好好亲密接触,陪他玩耍做 游戏 。让宝宝感到,他是有父母疼爱的。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女儿女婿自己离单位近的小家暂时就不去住了,每天早出晚归,开车一个小时才能到我们的家。虽说奔波劳累,但宝宝的 情感 是滋润的,长成了一个活泼爱笑的孩子。

源宝在父母的爱和我们祖辈的呵护中 健康 成长。现在,我要是问源宝,你是谁的宝宝啊?源宝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爸爸妈妈的宝宝!在所有宝宝的心里,爸爸妈妈始终是第一位的,毋庸置疑。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说当年提倡不能母爱泛滥要狠心教育孩子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就是这样实践的。结果他的三个孩子全部得了抑郁症,大儿子自杀身亡了,二女儿也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在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真是惊出一身冷汗!幸亏当年我没有盲目轻信所谓外国专家的 育儿 经。由此看来,外国月亮也不都是圆的!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过,6岁之前是孩子 情感 和性格的培养期和形成期,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一个人小时候如果没有被善待过,别指望他成年后会善待这个 社会 。这样的人如果成年后走向犯罪,谁碰到他谁就是灾难。所以,天下的父母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别以为给孩子华衣 美食 高档玩具就是对他的爱,你的爱更多的是温馨的陪伴亲切的拥抱和温柔的抚摸、亲昵。

可以说,源宝就是在这样的爱中渐渐长大的。相信在他未来成年后一定会是一个对 社会 有用的快乐的男子汉。(李海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