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5 22:0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22:17
你的情况属于惧怕父母泛化的权威恐惧。
这篇文章会对你有帮助:
权威恐惧在人群中,可以说也是相对比较普遍的。事实上,有更多人在面对权威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感觉到紧张,只是这个紧张在一个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所以并不会影响到工作中的相处,也就自然的被人们忽略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面对权威本身有些许的紧张,甚至带一点兴奋,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这可以促使我们更集中注意力,用于应对工作中的具体事宜,也容易激发出做事的更高效率。同时,它也可以提醒我们,在一个工作环境里的权责与界限——谁是领导者,谁是执行者,这也会有利于公司或者部门的正常运作。事实上,只要是在一个机构或者组织中,都会有不同角色的分工与分配。有人需要扮演掌握决定权的角色,也有人需要扮演执行的角色,有人扮演主动的角色,有人扮演配合的角色。一个机构可以是管理透明的,可以是敞开的,但是同时也是需要有明确的权责分配和角色定位的,盲目的完全民主,很可能带来的是一盘散沙,是失去向心力与凝聚力的团体,也就失去了其自身的活力和效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必要的面对权威的“打起精神”本身,是对工作和团体以及个人来说都有益的。
我们再回到权威恐惧这个话题。上升到权威恐惧这个层面之后,这种过度紧张,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有问题的了。在我接手的案例中也不乏这样的情况,有些人甚至会在领导找自己谈话的时候,言不成句,手心甚至后背冒汗,全身紧绷,似乎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极度恐惧。然而,自己心里又很清楚,其实自己并不曾做错什么,甚至工作完成的还是可以的。这种状态就属于权威恐惧了。还有,你的问题里的这种情况也是如此,被冤枉,或者明明不是自己的问题,敢怒不敢言,完全不敢为自己的正当权益而发声,过后又会产生自我批判,觉得自己窝囊没用等等。这种自我批判又会演变成自我攻击,变成更大的不自信,更加不敢面对权威。这也是权威恐惧的一种典型表现。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权威恐惧呢?
首先,从大的角度来说,这可能与社会习惯的集体意识有一定关系。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影视剧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平民见到做官的人,会自动下跪的场景。也会看到一些所谓的仆人下人,会主动跟上个阶层的人很谦卑的下跪,来讨好对方。即使在今天,在民主与共和的概念提出来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社会新闻里,有官方慰问或者扶贫等等类似事件发生的时候,老百姓感激涕零地下跪的场景。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我们的无意识中被植入了很深的奴性。面对权威的时候,我们集体意识中的这个部分会自发启动,感觉自己是低人一等的,是自惭形秽的,所以甚至就不自觉的启动了身体的细胞记忆,变得很谦恭,甚至委曲求全,自轻自贱地去试图讨好对方。
这时候,我们对领导者,对权威的恐惧,并不是来自于对权责的明确,对界限的清晰,而是一种与人格上面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的另一种反弹就是私底下的怨气,甚至是一种不择手段的追求上位,上位之后再压迫他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当然,这种集体意识的不自信来自于长期的受压迫的环境的烙印。这种烙印延续到今天,依然需要逐步地从我们的集体意识中清除。
那么,集体意识层面之后,我们要探讨的自然是自己的潜意识层面。首先,很多对权威有很大恐惧心理的人,通常都有一个权威性很明显的原生家庭。这里的权威性与社会地位和阶层无关,而是一种压迫性的教育方式。有些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些落后的教育方式,甚至不允许小孩有一句顶嘴的话,必须对父母绝对谦恭和服从。那么,这些小孩子就可能形成一种神经性焦虑,担心自己一句话不对就会挨打,一件事做得不对就会挨骂,他就可能变得时刻谨小慎微,甚至如履薄冰。接着,这种神经性焦虑就可能随着长期性和严重性的增加,而产生泛化——孩子不止会害怕父母,还可能害怕老师,害怕长辈。长大之后,也就可能会发展出害怕领导,害怕上司,害怕权威的倾向。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潜意识在很早就已经留下了一个印记,那就是权威都是很可怕的,他们有惩罚我的权利。所以,在潜意识层面,他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不再是那个可以任由父母惩罚的小孩子了。他的潜意识事实上是始终停留在留下这个信念的那一刻的。对他来说,所有的权威始终都是危险的,甚至是无法预知的危险,甚至你不知道自己哪句话不对哪件事在他们看来就是做错了的,就会被惩罚。所以,他不能反抗,不敢反抗,也根本没有能力去反抗。因为在他的意识深处,自己只是一个巴掌大的小娃娃,对方就像个巨人,自己根本无法做出任何有力还击,或者为自己争取什么——那可能带来更大的惩罚。所以,自然他就会面对权威很害怕,很紧张,也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看法了。
其次,很多对权威过于恐惧的人,常常也是很在意他人评价与看法的人。他们会非常甚至可以说是极度渴望给权威留下一个好印象,得到权威的认可。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因而反过来也就会给自己制造过大的压力和紧张感。这种对权威认可的过度期待,常常也与我们的原生家庭环境分不开。在父母的高压下,一部分孩子变得隐忍克制,内心愤怒,甚至刻意叛逆。而另一部分孩子变得胆小怕事,谨小慎微。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变得伶俐乖巧,刻意讨好。这种讨好型的孩子,会努力去揣摩父母的心思,尽量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以便于得到更舒适的成长环境。而权威型父母一般都会比较享受这种孩子的反应,通常也会给他们的“乖巧”以正面的鼓励与回应。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就建立在了父母也就是最初的权威的认可基础上。
所以他们的潜意识里会留下一个信念,我要去迎合他们的要求与标准,我才能得到认可。只有我是被他们认可,我才能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因而,他们会非常在意权威如何看待自己,自己是否得到了他们的赞赏和喜爱。
压抑自己讨好权威对一个早年就留下这样的信念的人来说,不止是成年以后的虚荣心作祟,更关系到一个孩子他想要更好的生存下去,想要脱离挨打挨骂的环境,想要活着的最基本的愿望。只是,在这个孩子的潜意识里,同样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早已经长大了的事实。在潜意识看来,自己始终都是那个处于劣势,需要去揣摩他人心思,需要去满足他人的要求的无力的孩子。因而,他的讨好和在意权威的看法,并不是追求进步的表现,不是鞭策自己继续超越的表现,而是不快乐的,是带着恐惧的,是带着无奈的“不得不”。这样的人可能会倾向于要求自己能够时刻做到让权威满意,而一旦自己无法真正能够讨得权威的喜欢,他的恐惧就会爆发。他甚至会产生对自己的怨愤,觉得是自己不够好,做不到。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权威恐惧在潜意识层面的印记都与原生家庭有关,我们也可能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受到这样的创伤。比如遇到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的老师等等等等,都有可能使得我们产生和留下这样的信念。反过来说,面对权威型父母,也有叛逆型孩子自行发展出自己的性的情况存在。所以,归根结底,无论什么原因留下了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们的内在与权威的压迫之间产生了共鸣,才留下了这样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面对和转变这种权威恐惧呢?
首先,第一就是不要给自己加“第二支箭”。也就是说,发现了自己的权威恐惧这个问题之后,不需要再给自己加一层评判上去。看到有问题,这本身是好事,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的去转变。而责怪自己不应该如此,甚至对自己升起厌恶心嗔恨心,那么就是在给问题再加一层坚硬外壳了。
我们要尝试着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问题。我面对权威会害怕,那么,我看到了,知道了,然后,去可以试着去与这个恐惧的自己同在,第一步的转变就开始了。
其次,就是疗愈那个曾经在权威面前受创伤的内在小孩——这里内在小孩是个广义的说法,泛指那个曾经受到创伤的自己,与年龄无关。总之,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因何而留下了对权威的恐惧创伤,那么,尝试着与当时的自己去连接。给予他爱、关怀、鼓励和支持,会很重要。这份接纳与关爱,会让当时的自己得到滋养与抚慰。也可以协助他慢慢意识到,他已经走出那个过去的黑暗期了,那个创伤事件其实可能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的自己可以是不同的。也有力量带给自己爱、支持与鼓励。
再者,疗愈内在小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自己的成年自我,积极地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培养自己明确的意念,让自己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现在是个成年人了,可以保护自己照顾自己,也可以为自己去表达这个现实。
表现在现实层面,我们可以多给自己正向积极的暗示,多尝试与不同的人沟通和交流。面对权威,则可以尝试先从与自己关系不是那么直接的权威入手,比如其他部门的领导或者课程的老师等等。尝试着去与权威接触,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权威的另一面,看到权威从自己的角色中脱离之后,他也有自己的普通人的一面,也可能爱玩爱闹。当我们能够意识到,对方其实也是普通人,领导上司都只是角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比较容易心态更平和的看待对方了。这时候再面对自己的直接领导或者上司,就会比较容易更平静了。同时,这也会很有效的帮助我们从对权威的威严恐惧的幻象中出离出来。
总之,在工作中,面对领导或者面对权威几乎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情况。而权威恐惧作为一种社交障碍,则常常会影响到我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甚至,可能造成我们更大的自我伤害。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的面对自己的问题,及时地转变自己的心态,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寻求专业治疗师的帮助,以辅助自己更快速高效的走出权威恐惧的困惑。 转慕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22:17
学会要有自己的主见,越是不敢说话,就要更加努力去学会和年长的人们沟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22:18
就是比较腼腆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22:13
骗自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5 22:15
你是不是今年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