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太史慈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21:5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9 23:40

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中峰南麓,屹立着太史慈的陵寝,它是一座1.7米高的墓冢,直径约3米,坐落在一个6.7米长、7.4米宽的石平台上。墓地北面有挡土墙,长度6.8米,高约2米,墓前矗立着一块大理石碑,高1.43米,宽0.7米,碑上刻有七个大字:“东莱太史慈之墓”。这座墓地曾几度修缮,其中1872年城墙修建时被发现,抗战前曾焕然一新,但建国初因山体塌陷而被埋没。直至1985年,太史慈墓才得以重建。原碑上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现已无迹可寻。


太史慈,字子义,出生于东莱黄县(今山东),年轻时以智勇闻名,曾向刘备请求援兵以解孔融之围,因此被孔融誉为“青年好友”。他随后投奔孙策,在孙权麾下屡立战功,担任过折冲中郎将和建昌都尉。建安十一年,他在与曹操部将张辽的交战中不幸受伤,最终在回京口(今镇江)时去世,临终前,他留下了豪言壮语:“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剑立不世之功,遗憾的是未能达成心愿,怎可轻易死去!”太史慈享年41岁,孙权给予了他厚葬,安葬于北固山之上。


在《三国演义》中,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展现了他英勇的形象,而在《三国志》中,“太史慈传”详尽记述了他的事迹。而在江西靖安县,有一座感古亭,坐落在靖安县森林公园,以纪念太史慈。据史*载,他曾在当地担任建昌都尉,平定匪乱,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安宁。太史慈去世后,孙权封他为“感古将军”,这座他战亡的地方被命名为“感古山”,并在山顶建有六角亭,即“感古亭”,亭子高4.5米,占地25平方米,柱上对联铭记了他的功绩和人们对他的敬仰。


碑柱上记载,这座亭子的命名源于早先的“感古殿”,随着“感古殿”的消失,人们在最高处重建了这座亭子,以延续对太史慈的怀念。碑文表达了后人对贤者的敬仰,希望人们看到亭子就想起太史慈,铭记他的英勇行为,让他的精神永存千秋万代。


扩展资料

太史慈(166-206),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