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梳理02 || 关于“沉默的螺旋”,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04:4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1:44

上期为大家梳理了议程设置专题,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新传的万年考点,几乎在每个学校的考试中都有所涉及。从传统媒体时代到新媒体时代,包括沉默的螺旋在内的效果理论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应对考题,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梳理书本上议程设置的基础内容,还需要了解新媒体时代理论的变化和发展。

今天,我们将全面梳理沉默的螺旋专题。

一、由来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纽曼通过调查德国大选选见发现,尽管双方的支持率并未改变,但对获胜者的“估计”却发生了显著倾斜。她认为,正是“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导致许多人改变了投票对象。纽曼对“意见气候”和“多数意见”对个人的压力进行了多次实证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1974年她在《传播学刊》上发表了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学理论》,首次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1980年,她在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这个理论。

二、基本含义

沉默的螺旋概念描绘了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现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种声音越来越强大的螺旋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一种主要意见。

纽曼提出了关于“沉默的螺旋”的五个假设,包括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个人恐惧孤独、对孤独的恐惧导致个人评估社会接受的观点、评估结果影响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以及这个假设与上述四个假设的关联。这五个假设综合起来影响了公众观念的形成。

在这五个假设的基础上,纽曼发展出一套以“沉默的螺旋”假设为核心的关于的学说,包括个人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过程、意见表明与“沉默”扩散的螺旋式社会传播过程、以及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

三、关键概念

1. :纽曼将视为一种从众的精神压力,一种不断变化的观点。她认为作为社会压力的特性是其独到之处,因此被定义为一种不会因公开表达而受到孤立的观点,一种趋同的压力,以及不会被制裁的、可以传达的观点。

2. 社会精英:纽曼认为与社会精英有关联,精英概念被定义为“理性的、自觉的”、“重要的公共的”、“有思考能力的”。精英意见被视为“有效意见”,但不一定最终会吸纳精英们的意见。尽管如此,精英意见相比其他群体的意见,更能形成一种让人顺从的压力。

3. “创造整合”:在对的深入理解基础上,纽曼提出了“创造整合”的观念。她将视为“社会的皮肤”,因此这种具有整合功能,可以防止社会因个人喜好的不一致而。整合带来的痛苦包括人需要力图避免孤立而做出妥协、形成一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整合后的产物就是“时代精神”,沉默的螺旋过程就是成功整合的结果。

4. “积累、和音、公开效果”:纽曼提出了“累积”、“和音”和“公开效果”三个概念。累积是指大众媒介效果的长期性,是多种媒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的效果,媒体信息在跨媒体渠道和一段时间内的重复。和音指的是不同媒介的报道呈现出相同的趋势,长时间呈现同质性很高的内容时,会产生最大的效果。这个特性的产生是由于记者们价值判断的一致性、媒介报道的内容相似性。这个特性可以减弱公众选择性感知的作用,加强媒体的作用;同时也可能产生很大的误导。公开效果指的是意见气候中的强势观点对个人产生的压力,媒介中的意见领袖的观点造成“公开效果”,这是媒介效果的主要来源。

5. “孤立的恐惧”:这是“沉默的螺旋”假设中最为重要的前提之一。纽曼认为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对孤立的恐惧”来控制,孤立的恐惧是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当人感觉不到自己的立场受到他人的支持时,对孤立的恐惧就会影响到的形成,人就不情愿表达这种不受欢迎的立场。对于普通人来说,为了避免被孤立和不被他人鄙视,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观点来跟大多数人的观点保持一致,而不是只寻找一两个与自己观点相近的人。

四、理论贡献

1. 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形成中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 强调大众传播对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是一个连接媒体影响和公众意见的较好的模型。

五、局限性

1. 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 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 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六、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异性

1. 匿名性的安全感瓦解“被孤立的恐惧”: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匿名性,这使得用户可以在线上和线下树立不同的自我,宣泄原始情绪,表达观点。这种环境下,“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更为常见。

2. 多元化的信息源冲击“意见气候”:在全媒体立体化传播的时代,受众获取和表达信息的途径增多,观点意见领域中的小众市场被开发,连接孤立在不同地方的少数派,实现在流动空间中的阶层对话,冲击原有由单方面传递信息形成的“意见气候”。

3. 网络的开放性促使沟通自由:互联网作为一种高维媒介,具有连接和开放的特性,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观点,个人在自我表达时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甚至道德约束,可以随意发表看法。

七、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性

1. 网络传播主体多元化,人人平等是假象: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本质是话语平机而非话语平权,互联网在赋予个体话语权的同时也增大了集体的力量,产生了新型的网络意见领袖。个人的意见或观点只有在经过意见领袖、微博大V的转发后,才会形成大范围的。

2. 互联网环境中对意见气候的感知更为敏感:互联网在给予信息源发生机会的同时也聚合了大范围的相同意见,使用户置身于网络所营造的“意见拟态环境”中,致使“沉默的螺旋”扩散加快。

3. 群体压力在网络传播中引发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媒介审判等现象不断出现,网络暴力最终引发的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多是法律问题,对人格的侮辱、隐私的侵犯。

八、理论发展

1. 反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的,是新媒体技术赋权下个人能动的意见表达。持少数派意见的网民面对优势意见的压力,不再选择沉默,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伴随着传播过程的发展和相互间的交流深入,这些少数派的观点也可能被更多的人认同和接受,使沉默螺旋发生逆转。

2. 沉默的双螺旋:社会公众的形成和个体感知是两支意见螺旋互动的过程。大众媒介和特定个体社群通过新媒介技术及平台形成的两支意见螺旋相互依托依存,共同影响的形成,最终实现社会的构造,对个体的观念立场以及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