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眼的光学效果为何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1 17:2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9:40

远视的发病机制涉及眼轴长度、屈光体表面形状以及屈光率的变化。无论原因如何,其共同的光学效应是平行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的偏移,导致图像模糊(图2 B)。


当眼轴缩短时,视网膜的位置向眼的结点靠近,使得成像比正视眼更小(图3 H)。从黄斑区域发出的光线在远视眼中经过屈光作用,散开离开眼球。这种散开的光线在眼球后方形成一个虚拟焦点,通常称为虚焦点(图4 R)。因为自然环境中没有汇聚的光线,远视眼在不使用调节的情况下看物体都会显得模糊不清(图4)。


为纠正这一问题,人眼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图2c),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使光线汇聚;二是通过配戴凸透镜(图2D),外部提供的镜片帮助聚焦,使光线恢复正常路径。


扩展资料

远视是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用凸透镜矫正远视。轻度的远视,通过晶体的调节,主观感觉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力下降,视疲劳,视物模糊等症状慢慢表现出来。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