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2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00
要为同桌着想,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排忧解难。
不能抄袭作业,不懂可以互相讨论。
平时不能随便地超过“三八线”。
同桌受到批评,不准嘲笑,要安慰对方。
对同桌无意出的差错,不能发脾气。
同桌之间要互相帮助。
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向对方倾诉。
等等
多少条其实没关系,主要还是将你自己关心的事情列进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00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
(一)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小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相适应,也与小学生在班集体中的集体活动经验有关。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同桌,父母相互熟悉薄。后来,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其一,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其二,他们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如挑选学习成绩比自己好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
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还具有一定的性别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同伴在性别上的选择态度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青春期以前的小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这种现象在小学阶段呈上升趋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同性别的小学生具有共同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便于相互合作和交流;其次,选择同性别的同伴也反映了小学生性别认同的作用。所谓性别认同,是指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地理解自己的性别并将自己投身到同性别的活动中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小学生对自身性别的接受,逐渐形成符合社会期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最终适应社会生活。
此外,在小学生的同伴交往中,还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男生尤其是低年级的男生,常常采取制造事端的方式与女生接触,如在课间把女生的文具藏起来,在课桌中间画一条界线等,表明这些男生对女生特有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会表现出微妙的变化,如表现出拘谨、腼腆、故意的漠不关心等。所有这些行为特征,都是小学生异*往的特点。
(二)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虽然小学生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增多,但与父母仍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对父母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因此,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家庭中,父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第一,教导,即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直接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第二,强化,即父母采取奖惩的方式强化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第三,榜样,即父母往往是小学生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他们效仿父母,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第四,慰藉,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三)与教师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与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品行。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
几乎每一个儿童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话是无可置疑的,这种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五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影响着小学生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消极的反应。例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不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反感和不满。因此,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教育思想的有效实施。
影响小学生与教师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的期望。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广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和行为表现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教师一般是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信息来对学生形成期望的;当教师对小学生有高期望时,就会对学生表现出更和蔼、更愉快,更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如点头、注视学生,谈话更多,提问更多,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更长,更经常地赞扬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不同对待方式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如认为高期望学生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好好努力,而低期望学生的失败是因为缺乏能力。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向小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更应该满腔热情,更多地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心理分析
一、小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与观察
1.通过提名法对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在六个方面(好朋友、学习、活动、游戏、同桌、班干部)让被试根据“喜欢”或“不喜欢”为标准从班级同伴团体中选出若干名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同学,并要被试对作出选择的原因进行开放式自由陈述,然后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作出分析。我们分别对城镇、农村2~5年级869名(男512人,女357人)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
结果表明:
(1)小学生对“什么是好朋友”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二年级小学生认为在班里好朋友就是对我好并一起玩的同学,3—5年级小学生则强调首先要互相帮助,其次学习要好,再次是合得来,对我好。同时,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可爱等,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为什么不是好朋友”的诸因素中,有攻击性行为的如打骂是第一位的,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差不完成作业则逐渐比重加大,说明小学生的学业成就对能否成为好朋友影响重大。
(2)小学生对是否愿意一起学习的认识则是非常明确的。学习的好差是最大的分水岭,对于愿意一起学习的还有互相帮助、个性等因素,不愿意一起学习的还有扰人影响学习、学习习惯不好如作弊、抄作业等有关。
(3)小学生对是否愿意一起活动的认识比较多样化。二、三年级小学生主要强调要经常在一起活动,四、五年级小学生则重视活动形式要好、组织能力要强,并且能玩得开心。打架、捣乱、活动组织差、活动没有意义则是不愿意在一起活动的主要因素,说明到小学高年级,小学生已经重视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原则。
(4)小学生对愿意一起游戏的反映比较明确,那就是一起玩,并且要玩得开心有趣,低年级小学生只要能在一起游戏就满意了,高年级小学生则强调游戏要有趣,并且要互相帮助。至于打骂、捣乱、不认真等则是不愿意一起游戏的重要因素。
(5)小学生对于“最不愿意同桌”的认识则比较复杂。富有攻击性的如打、骂、挤位置是主要因素,吵闹讲话等影响学习是重要因素,学习差、不讲卫生、异性等是次要因素。
(6)小学生对于“最不愿意谁当干部”的选择也比较明确。学习差、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在小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当不了干部,学业成就至关重要。有攻击性行为、不负责任、管理能力差的同学,在小学生心目中也很难当上干部。
2.对27位小学生的人际行为进行自然观察
通过社会距离量表统计,我们分别在城镇、农村各个年级测定了27位不受欢迎的小学生进行自然观察,低、中、高年级各9名。通过对记录表的详细分析以及个别访谈表明:受排斥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行为倾向于攻击性、过失性、过度行为及交往退缩性,他们为了逃避多种挫折,人际交往异常的可能性都比较高。进一步观察发现:在班级群体受排斥学生的交往问题行为主要是“打架”、“骂人”这类攻击性行为,以及“上课不注意听讲”、“不完成作业”等过失行为。同时,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与交往关系好坏是相互影响的,学业成功的学生比学业失败者受欢迎,受排斥学生大都是学业失败的学生,较多地表现为“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等与学习有关的行为。另外,受排斥学生还表现出“爱起哄”、“出风头”、“无理取闹”等行为,以及“独来独往”、“孤独”、“有戒心”等行为。这可能是他们为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而故意表现自己,也是对自尊心和正常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消极行为反应。
二、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表现及其归因心理分析
1.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类型及其个性特征
通过以上开放式调查以及自然观察的结果,我们把小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攻击型。表现为攻击性强、敌意的,经常打人骂人,行为古怪,或以武力相威胁,狂妄自大,自命不凡,喜怒无常,粗暴;(2)差生型(学业)。表现为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作弊行为多,学习成绩差,不努力学习,不求上进;(3)吵闹型。表现为课堂不守纪律,活动游戏不守规则,事事胡闹,或缺乏必要的交往规则,不善于处理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缺乏责任感,生活无约束,无组织,无纪律,说谎;(4)孤僻型。表现退缩的,安静的,孤独的,易于拒绝的,对人淡漠,不合群,兴趣贫乏,气量狭小,不真诚,虚假。
2.小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
通过观察及案例分析,目前小学生群体中人际交往出现的主要心理问题有:(1)依赖;(2)自我中心;(3)不合群。
3.小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归因分析
个性是由气质、能力和性格三部分组成的整体结果,它对小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除了这一核心的个性心理因素,还表现为交往技艺因素及交往行为因素,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归因整体。
(1)交往技艺因素
1)性别问题:主要给男女学生带来交往的困难,高年级学生尤甚。其一,因为还存在着“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偏见,表现为正常的男女交往受到起哄。其二,小学生的异*往经历了由“两小无猜”式的自然交往到相互忽视、排斥,再到相互吸引的过程。从小学二年级起,男女学生就已经表现出相互忽视。到了小学高年级,男女学生进入青春前期,不仅由于行动上的差异减少了交往,而且又在心理上产生了羞涩感,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排斥倾向。
2)仪表问题:由于心理效应中的“第一印象”作用以及小学生交往“表面性”特征,长相丑陋、不修边幅、不讲卫生、没有风度等也成为小学生交往不良的重要因素。
3)语意问题:因为小学生各自的经验不同,而出现在语言交流过程的不当引起的,表现为谈话态度不诚恳,说话喋喋不休,语音语调不恰当,开玩笑没有分寸,轻易打断对方谈话等以及信息交流沟通不畅,被歪曲或误解,断章取义,造成语意的障碍。
4)态度问题:小学生交往双方态度不端正,存在偏见、歧视对方、各存异心造成的相互排斥。
5)交往空间的狭小:大量出现的独生子女,使兄妹交往的机会缺乏。现代家居形式的改变,特别是城镇,使小学生交往的物质空间和环境受到制约。更有甚者,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剧,家长往往强化儿童的“学习”意识,淡化儿童的“社交”意识,人为地剥夺了小学生本应获得的“交往”机会,主客观条件的*造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
(2)交往行为因素
1)认知失调:小学生交往双方在信息交流中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有自身的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理解,对交往状况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评价出现了偏差,既不能准确地理解同学,又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必然导致交往行为的不当。不良的交往很重要的一条是认知失调和不良的思维方式所致。因此,通过适当认知策略改变,如说服理解、情境讨论、互换角色、阅读辅导等,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改变人际关系。
2)情绪失控:小学生交往过程中,交往任何一方如果处于过激状态下或心境不佳时,就难以沟通意见,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在愤怒、苦闷、焦虑、怨恨、悲伤等不良情绪下都可能导致对交往的曲解。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很重要的一条是“情绪——体验”的学习过程,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交流比一般的信息交流更重要,要促进学生人际情感化消极为积极,由表面到深层,从偶然到相对稳定,培养移情能力和情绪*能力。
3)行为失当:交往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技艺,小学生的交往活动需要通过外显的交往行为来进行,但许多不良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以及相对贫乏的交往技能训练,使许多小学生不能完美地处理交往过程的行为等方式,造成交往上的被动。因此一方面要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使小学生熟练掌握交往技艺要领,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消除纠正小学生的不当交往行为,主要是攻击性行为及退缩性行为。
(3)个性心理因素
1)气质类型引起的:主要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气质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际交往的亲密性、稳定性及选择性上也各有不同,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的表现各异。胆汁质、多血质的易于接近,交往选择上多而杂,但稳定性差。抑郁质、粘液质的虽难以接近,但稳定性强,选择上少而精,喜欢独来独往。
2)不良性格特征引起的: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的性格发展中,在小学六年级前后,有一个快速发展的剧变期。它可能引发许多不良的性格特征。如:不尊重同学的人格,对同学缺乏感情;自我中心主义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过分依赖他人,没有自尊心;怀有敌对与偏*绪,具有猜疑性格;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等。这些不良的性格很容易诱发交往的障碍。性格是可塑的,主要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要创造良好的学校班级环境,让小学生投身到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中。
3)能力不强引起的:学生个体在能力和特长方面如果比较突出,与众不同,容易产生吸引力。反之,如果小学生各种能力比较弱,各方面又没有什么特长,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容易受到忽视,又由于交往的情景性、活动性,缺乏能力就更容易受到排斥。
总之,粗略地分析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表现及其成因,目的在于为小学生人际交往指导提供依据,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范围内,以“交往观念、交往礼仪、交往技艺”及“认知改变、体验引导、行为训练”为二轴,充分满足小学生的交往心理需要,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
——摘自《现代中小学教育》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的过程。它是人类特定的社会现象,是世界上万物相互作用中的高级形式。社会是个开放系统,而任何个体和群体,囿于一定的活动圈子,相对地说,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闭合性。要打开这种闭合,使之成为正常运转的一环,惟有借助交往这个黏合剂。特别是当今信息瞬间万变的时代,人际交往与沟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有关报道和研究都表明,个体缺乏和他人社会的交流,个体的发展将停留在自然人的阶段,而不能完成社会人的转变。不仅如此,个体与他人相互交往作用的多少及质量还影响个体社会化质量的高低。因此,人际交往对个体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是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成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科学文化最基本的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然而,随着电视机、手机、电脑、DVD机、套房和别墅等现代设备的普及与增多,人与人面对面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少年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比学习问题还要严重。根据北京市青少年咨询服务中心对6万多人次的调查,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占42℅,而学习方面的问题占27℅。在小学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生活在不被集体包容的感觉中,他们过分内向、依赖性强,属于“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具体表现为:言语及认识方面异常和社会交往能力、行为异常。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意识的增强有密切联系。他们越来越发现自我与其他同龄人之间的心理差异,逐渐意识到自己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并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的愿望和需要。同时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意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由于自我评价过低,产生自卑心理;对别人的评价过于关注,时刻担心自己的形象受损自然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其次,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外界要求的不一致及个性结构发展的不完整也影响着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2、家庭环境因素
望子成龙的思想在一些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他们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他们制定过高的标准,达不到标准就打骂子女,所骂的话往往用的很绝。父母希望通过打骂显示自己的权威,对子女进行彻底的控制,以至孩子在家中感受不到亲情和温暖,觉得生活的颜色是灰暗的。在完全缺乏温暖,经常被打骂的家庭中成长的子女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其次,还有一些“人际交往障碍”学生的形成是由于受到父母过分严格的管教,整天呆在家里学习,缺乏必要的社交活动。进入小学后,他们因为不会与人相处而变得离群索居,长期处于孤独环境中,变得沉默寡言。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造成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刺激,产生人际交往的不安全心理,形成不健全的人格。同时,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孩子缺少伙伴独自生活,只能看电视或与家长接触也是造成儿童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3、学校环境因素
在学校和社会上还普遍承载着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受中国几千年来伦理纲常的深刻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还有所存在。教师迫于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压力,往往只重视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明显不足,同时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部*宋桂英说:“从我接手的事例看,造成孩子们失意、抑郁甚至痛苦的来源首先是老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老师一句“你真笨,怎么教都不会”、“这个同学的智商有问题”等,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形的精神压力,从而造成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另外,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尚缺少权威的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教材,不少学校从教师到领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还十分淡薄,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完善、科学的辅导和治疗,以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人的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交往能力是在后天的教育和实践中,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小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往往是自私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不能容人,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尽管这些学生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甚至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可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成长是事实。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性格的形成是不稳定的,同时又是可塑的。他们思想比较简单,生活比较单纯,一些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并非是不想和别人和睦相处,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处理的。教师只有善于观察�‘洞悉学生心理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分析学生心理上的不良表现,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才能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
相信同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3:01
喔——是你对自己的准则、还是要求那位同学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