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星院校推荐 | 2025年浙江音乐学院考研711专硕中西音乐史真题解析!(独家)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最懂浙音音乐考研的团队

五星推荐

王老师敲重点:

哈喽大家晚上好,我是你们的王老师!这是我的第几十篇关于浙音的文章了,旧文点击文章开头跳转链接查询即可。

今年没有改革,音乐专业全日制招生局部进行细微调整!

首先是招生人数上:今年学硕总名额为45人,去年 47人,少2个名额。今年专硕总名额131人,去年139人,少8人。总计减少10人。

具体变化如下,左边数字代表今年招生人数,右边数字代表去年招生人数

中国音乐史 8 7;西方音乐史 4 7;音乐分析 2 4;电子音乐作曲6 8;数字音乐智能 3 2;钢琴演奏 13 14 ;艺术指导 2 1;歌剧表演 1 2;民族乐器演奏 16 17;西洋乐器演奏 11 13;流行乐器演奏 2 3;音乐教育合作办学 10 12

其次,今年增加了一个新的招生方向:琴学文化体系研究,招生2人。

各科目参考书没有发生大的改动,今年题型参考去年即可。

今年简章令人小意外的是,把复试的内容全部给出来了,非常详细!这是个信号!!大家想想,为什么之前都是初试结束之后,复试考前的才出复试的简章,而今年直接写在初试简章里面了呢?王老师告诉你其中一个原因,这是因为浙音招生质量不是特别理想!尤其是表演方向。

最近两年浙音因为各种原因,初试很多本院的学生没有进入到复试,导致了一批外校的考进来。而外面的学生不说质量有多差吧,但整体的平均水准离本院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央音、上音这些层次的本科学生“下嫁”到浙音的不多,这些群体可以忽略。所以,那产生了一个结果就是,别管复试考生的水平行不行,只能硬着头皮收(还能空着名额,搞调剂不成?)。连续几年这么搞真的难受,所以今年直接在初试的简章给到大家详细的复试内容,意思告诉你,这位同学,你仔细看看复试的考试内容你的水平靠谱吗?自己掂量掂量呗。结果,很多考生看到后,真的差点意思就被吓退了。连碰一碰运气的想法都没有了,原来想的更多的是,进了复试再说。现在是,我C,复试内容我也不行啊,换个学校吧。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让大家提前准备好复试内容,不然初试过了,复试算准备,时间来不及。要考浙音就拿出态度,别临阵磨枪似的,最后水平不行也被录取了...导师多难受。

原本计划今年考浙音的小伙伴,欢迎大家继续报考浙音,别管复试水平行不行的...

(扫码联系老师,免费试听浙音全套课程)

2025年【浙音711专硕中西音乐史】真题解析!

名词解释

中音史

1、朱载堉

朱载堉是明代著名的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字伯勤,号句曲山人等,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代孙、明仁宗朱高炽第六代孙。他在父亲因直谏获罪被囚期间,筑土屋独居十九年进行学术研究。其最大成就为创建十二平均律“新法密律”,还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等著作。在历学方面编制《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并求出计算回归年长度的公式等。他在乐律学、天文学、数学等多个领域造诣颇高,是“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东方百科艺术全书式的人物”。

2、燕乐大曲

燕乐大曲是唐代的一种大型歌舞音乐形式,又称“大曲”。演出时歌、舞、器乐并用,场面宏大,色彩缤纷。其结构一般分为“散序”“中序”和“破”三大部分,“散序”由无节拍的器乐演奏组成;“中序”有明确节拍,以歌唱为主;“破”是高潮部分,歌舞并举,舞蹈占主导地位。它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宫廷音乐,将我国音乐史上的歌舞音乐推向更高发展水平,代表作品有《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等。

3、自度曲

自度曲指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制新曲,或在旧词调之外自己新创作的词调。通常由通晓音律的人,自己创作歌词并谱写新的曲调。如南宋姜夔的《暗香》《疏影》《扬州慢》等都是自度曲的经典之作。自度曲突破了传统倚声填词的方法,可先成文辞后制曲谱,形式上更加自由,能更好地表达作者个人独特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展现出作者的创新精神和音乐才华。

4、李叔同

李叔同,祖籍浙江平湖,是中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1906年在日本编辑出版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其乐歌作品如《送别》《春游》等,词曲结合自然,富有意境。1918年出家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被尊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祖,其佛学著作对佛教界影响深远,在多个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

西音史

1、交响诗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由匈牙利“钢琴之王”李斯特始创于19世纪中叶。它脱胎于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通常根据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形式灵活多变,常把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和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糅合在一起,并广泛使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其内容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具有戏剧性、抒情性等特点。代表作品有李斯特的《前奏曲》、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等。

2、双呈示部

双呈示部通常出现在古典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中。在这种结构中,首先由乐队演奏第一呈示部,一般结束于主调,起到呈示主题、奠定音乐基调等作用。然后独奏乐器出现,与乐队一起协奏第二呈示部,通常结束于属调,这一呈示部会对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和变化,展示独奏乐器的特色和技巧,同时与乐队形成对话和互动,两个呈示部相互呼应、对比,共同推动音乐的发展,是古典协奏曲中一种典型且重要的结构形式。

3、蒙特威尔第

蒙特威尔第是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处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过渡阶段。他是威尼斯歌剧乐派的奠基人,歌剧作品《奥菲欧》《尤利西斯返乡记》和《波佩亚的加冕》完整留存。其确定了歌剧中独唱与合唱、主调与复调、声乐与器乐之间的比例关系,强调以音乐手段表达人的情感,创立“激情风格”。还在器乐中采用弦乐的震音和拨弦等新手法,所作的世俗声乐作品包括8卷牧歌等,深化了音乐的表现力,对欧洲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恋诗歌手

恋诗歌手是12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下半叶德国的一种歌手。他们演唱一种被称为“恋歌”的方言抒情歌曲,且常自己创作。其群体多为贵族骑士,乐曲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采用爱奥尼亚调式、分节歌形式,特色的“巴体歌曲”。分节歌旋律结构为aab,前两句歌词用同一个旋律,新旋律配新歌词如副歌。他们的歌曲以爱情为主题,是德国世俗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答题

中音史

1、简述宋代的曲子

宋代的曲子是在民间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歌曲,其音乐部分称“曲子”,歌词部分称“曲子词”,简称“词”。它萌芽于隋,在唐、五代逐渐兴起,至两宋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曲子的创作与流传

主要有依乐填词和自创新曲两种。依乐填词是最常用的方式,包括“减字”“偷声”“摊破”“犯调”等手法;自创新曲则被称为“自度曲”或“自制曲”。 流传于民间的歌台舞榭、瓦子勾栏、茶坊酒肆等都是曲子表演的场所,其广泛传播还影响到了宫廷及仕宦府第。曲子的体裁形式主要有令、序、歌头、引、近、慢等。令指较短小的曲牌,慢则指较长大且委婉抒情的曲牌,引、近、序和歌头等都是从大曲中摘取的片段。根据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体裁的不同,曲子又可分为小唱、吟叫、嘌唱等。

代表人物与作品:如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其中有依古曲填词的作品,也有自度曲,如《扬州慢》《杏花天影》等,这些作品以宋俗字谱记谱,是研究宋代曲子的珍贵资料。宋代曲子的繁荣发展产生了大量优秀曲牌和大批词曲作家,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简述20世纪20年代我国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列举三个以上)

20 世纪 20 年代,我国主要有以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一、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1922 年由萧友梅提议,北大音乐研究会改建而成。分本科、师范及选科,本科培养专门人才,师范科分甲乙两种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员,选科入学门槛低人数多。师资有萧友梅等。萧友梅重视艺术实践,举办 40 多次音乐会及“大乐音乐会”,介绍西欧经典交响作品。

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操专修科。在萧友梅提议下,音乐、体育独立设科。涵盖多方面课程,注重培养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任课教师有萧友梅等。 三、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5 年原北京美术学校更名后增设,聘萧友梅为主任。有音乐理论等专业课程,注重艺术实践和文化素养培养。

四、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 年年底在蔡元培支持下由萧友梅创建,中国第一所独立专业音乐高等学府。最初分本科、师范及选科,后设预科、本科、专修科及选科,实行学分制。师资有萧友梅等中外音乐名家。

西音史

1、简述古希腊的音乐形式

古希腊的音乐形式与宗教祭祀紧密相连。在对神的祭祀仪式中,音乐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节庆中,人们通过音乐庆典来表达对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天神宙斯的崇敬。这些音乐庆典通常伴随着祭祀仪式,包括载歌载舞等形式。

古希腊的音乐形式也与诗歌紧密结合。著名的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就是通过音乐伴奏来吟诵的。这些史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音乐表演的一部分,体现了音乐与诗歌的三位一体。

古希腊的悲剧是另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悲剧作为一种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裁,音乐在其间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形式启发了后世歌剧的产生。悲剧作品如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都是音乐与戏剧完美结合的典范。

古希腊人认为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教育工具和社会评论的手段。音乐被认为能够影响听众的情感和行为,因此在教育和公共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音乐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音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古希腊的音乐形式是多元化的,涵盖了宗教、诗歌、戏剧等多个领域,并且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教育意义。这些音乐形式不仅反映了古希腊文化的丰富性,也为后世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2、简述格什温的艺术成就

乔治·格什温是美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其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风格融合创新

他将爵士乐、黑人灵歌、拉格泰姆等美国本土音乐元素与欧洲古典音乐的作曲技法和结构形式相融合,创造出了独特的“交响爵士乐”风格,如《蓝色狂想曲》,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美国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经典作品影响深远

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除《蓝色狂想曲》外,还有《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波吉与贝丝》等。《波吉与贝丝》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黑人歌剧,在歌剧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其精湛的技巧和独创性的音乐语言使其成为美国民族歌剧的典范。 推动音乐发展

他的音乐既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又得到专业音乐界的认可,打破了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界限,对美国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音乐家在音乐风格的融合与创新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点击试听↑↑↑)

论述题

中音史

论述学堂乐歌(代表人物、历史意义)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清末民初的新式学堂中。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还对中国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为了挽救危局,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其中包括教育改革。新式学堂应运而生,乐歌课程也随之设立。学堂乐歌的出现,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是为了传播新文化和激发爱国情怀。这一时期的学堂乐歌,融合了西方音乐理论和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成为连接东西方音乐文化的桥梁。

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沈心工、李叔同和曾志忞。沈心工(1870-1947)被誉为“学堂乐歌之父”。他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沈心工编纂了《学校唱歌集》,这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的学堂乐歌教材,收录了大量反映时代精神的歌曲。他的作品如《春游》、《送别》等,至今仍广为传唱。李叔同(1880-1942)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不仅在音乐领域有所建树,还在绘画、书法等方面有卓越成就。他在杭州师范学校任教期间,编写了《音乐小杂志》,推广西方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法。李叔同的代表作品《送别》、《春游》等,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深受师生喜爱。曾志忞(1879-1940)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先驱之一。他曾在日本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回国后创办了上海音乐学院。曾志忞注重音乐理论的研究和教学,编写了《音乐教科书》,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如《祖国歌》、《中华儿女》等,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它开创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先河,推动了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其次,学堂乐歌融合了中西音乐元素,为中国音乐的现代化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学堂乐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这些作品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学堂乐歌还促进了中国音乐创作的繁荣。许多优秀的音乐家通过学堂乐歌的创作和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学堂乐歌的传播也推动了音乐文化的交流,使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音乐艺术,提高了国民的音乐素养。

学堂乐歌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要现象,不仅在音乐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为中国音乐的现代化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应继续挖掘和传承学堂乐歌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西音史

论述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

19世纪的俄罗斯正处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对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封建制度下,贵族阶级和国家政权对文化艺术的控制相对严格,俄罗斯的音乐界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然而,随着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俄罗斯的逐渐兴起,社会风气开始解放,文化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奠基人和代表人物

俄罗斯民族乐派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期,当时的代表人物有别列佐夫斯基、博尔特尼扬斯基和汉多什金等,他们的创作关注俄国民间生活题材,音乐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但真正奠定俄罗斯民族乐派基础的是19世纪30至40年代的作曲家格林卡。他吸取了欧洲古典和浪漫乐派的成果,将专业的音乐技巧与质朴的俄国民间音乐相结合,使俄国音乐文化达到了与欧洲同等的水平。

发展与特点

格林卡被尊为俄罗斯音乐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如《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为俄罗斯民族歌剧奠定了基础。随后,“五人团”——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鲍罗丁,进一步确立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他们的创作强调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素材,注重民族特色的表现,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影响与贡献

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时期,俄罗斯音乐家们开始关注本国音乐传统,重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研究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本国独特的音乐元素为基础的独特音乐风格。这种音乐风格不仅丰富了俄罗斯的音乐文化,还对世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俄罗斯民族乐派是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以格林卡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通过汲取本土文化和民间音乐的精髓,创作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确立了俄罗斯在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俄罗斯民族乐派不仅推动了本国音乐的发展,还为世界音乐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