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3009:父亲,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吵架!我们之所以没有将吵架的技能教给孩子,是因为,我们同样不会吵架。
原创 磁性人生 做个真父亲 2024年12月20日 20:00 河北
需要承认,会吵架是一种能力。一个会吵架的人往往是高自尊的人,因为懂得自我保护。一个会发吵架的人,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不会差,因为需要找到对方的漏洞并反驳。
但是,我们的孩子,多数不会吵架。
- 被冤枉了,孩子不会反驳
- 被起外号了,孩子不敢回应
- 被推搡了,孩子只是默默承受
- ...
这样的孩子会让父母无比心疼,同时也让我们苦恼。为什么孩子不会保护自己?
01
我们之所以没有将吵架的技能教给孩子,大概率是因为,我们同样不会吵架。或者说,对吵架,认识不清。
本质来讲,吵架是一种解决冲突,维护个人利益的手段。那既然是一种手段,我们便有选择用或者不用的权利。
可是,为什么你没使用这个手段呢?本质上或许是因为我们害怕冲突。
可是,为什么我们害怕冲突呢?
两个原因可以解释:
从基因进化角度讲,我们的远古祖先,生存环境异常残酷,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大型猛兽聚集,剑齿虎,猛犸象对人类的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在那样的生存条件下,一个人是无法生存的。
而避免冲突则是为了抱团取暖的需要,因为一旦你特立独行,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考验,结局大概率是堕入尘土。
比如打猎,根据你的特点你负责追踪猎物,但你觉得自己被屈才,心里想:凭什么让我这个天之骄子每天和脚印、粪便打交道,我要成为一名攻击手!
于是你决定自己带着石矛、弓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结果,你猜怎么着?
你成为了远古时代的某人,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故事,或者说事故,在山洞里年长的祖先给孩子们讲到: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带着石矛弓箭独自一人外出,结果,卒!
远古社会是不允许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
所以,跟紧大部队,别觉得自己能,这样的教训,便刻入了基因,一直从远古社会,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到现代文明伴随人类至今。
只不过这个基因现在看来,变得有些鸡肋了。
现代社会已经远远区别于过往的茹毛饮血时代,个体不再需要依靠大的群体捕食,即使独立发展,也不再有生命威胁。
而且内卷当道的时代,本质上是因为和你相同的人太多,你会的别人也会,你有的别人也有。
换句话讲,现代社会需要你的独特性!
但是,避免冲突的基因太过强大,它会让你本能的趋同,价值观趋同,思考方式趋同,行动方式趋同。
最后便是我们泯然众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基因,别吵架的思想,成了你我社会关系行为准则之一。
另外,教育影响,《论语.学而》有言:“礼之用,和为贵”,《中庸》有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长久的儒家教育,让我们国人养成了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维习惯。吃亏是福也成了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思想准则。而“和”这个字也在方方面发挥着作用。教育上我们要“和颜悦色”,经济上我们要“和气生财”,zz上我们要“政通人和”、军事上要“和衷共济”。
总归,一个字“和”!
但这个时候,越是乖乖女、越是懂事儿,越容易被欺负。因为,总有人不守规则。他们在吵架中,找到了兴奋点,尝到了甜头,便把语言攻击,暴力威胁当做生存获取利益的手段。而我们的忍耐或吵架技能的缺失,助长了这股恶风!
在基因和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这些长大的孩子虽然冠以父母的身份,但却只能用原生家庭的教育理念影响孩子。最终,一个习惯忍气吞声的父母,养育了逆来顺受的孩子。
02
父母要告诉孩子,吵架是一种权力试探!
吵架其实是对方选择的一种权力试探,他在探你的边界,如果你被我骂一句毫无反应,大概率对方会一直采用这样的方式直到升级为推你一下,踢你一下。
在动物界,幼狮会相互撕咬,争抢母狮提供的食物,这是一种学习社交以及捕猎技巧的方式。而我们的孩子,一旦缺乏类似的学习训练,那些已经使用撕咬、吼叫的孩子便会逐渐社交关系中,凌驾于我们的孩子之上。
从最初的语言攻击直到校园欺凌!
03
我们的孩子该如何反应?父母能做什么?
犯罪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理论“差别接触论”,理论的核心是:犯罪是学习的,是由正激励和负激励不断强化而成的定式。
也就是说,那些用吵架为自己争取利益的人,多数是学习而来的。好消息是,如何保护自己,同样可以学习。所以,面对吵架这件事。
父母应该做什么?
04
父母要如何帮孩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用吵架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做到下面几点
第一、别替孩子原谅对方
你发现了吗?孩子相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被欺负被挑战的时刻。当孩子彷徨无措的时候,往往父母会走到前台说:没关系,没关系,只是玩儿而已。可是,我们要清楚,每一次你替孩子回复的“没关系”,都在否定孩子的“心滴血”。
当孩子被欺负哪怕是被玩笑的语言伤害时,孩子感受的无措和难过是真实的。一味让孩子忍让只是让TA更受伤!
所以,我们要肯定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爸爸知道你听到这样的话,心理很受伤,但是你要知道,这不是你的问题,我们一起想想怎么处理这件事。
第二、告诉孩子,学会说不!
相处过程中,如果孩子明显感觉到不舒服,却不敢提出,久而久之对方就会觉得孩子好欺负,并再三施加暴行。
要告诉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不想玩这个游戏”“我不喜欢你这样碰我”“你这样我很不舒服”。
在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当实验对象接收到否定句时,脑成像技术显示,大脑负责注意力和控制区域的脑区被激活。
也就是说,当孩子在被欺负时,大声的说“不”,才能引起对方注意,感受到孩子的力量!
第三、气势上不能输
动物在遇到威胁时会利用自身条件尽可能显示自己的强大,猫在遇到威胁时会弓起身、炸起毛,目的是让对手感受到自己的威胁。而我们的孩子,在受欺负时同样要调动身体。眼睛要坚定盯着对方,表现出一副不好惹的样子,这样能劝退大多数人。也可以发出更大的动静,大喊:“你干嘛这样!”“你这样我就打你了!”让他知道孩子不是好拿捏,同时他也会害怕引来家长的关注。
第四、绝不自证
逻辑学理论:谁主张谁举证!
如果对方诬陷孩子拿了他的橡皮,那就让孩子这样回答
“你有什么证据?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你在诽谤?你在污蔑!”
“什么?你看见了?你在哪儿看见的?什么时间看见的?”
要让孩子记住,当对方质疑我们时,不急着自证清白,因为这里面有逻辑陷阱,一旦自证便假设了对方的前提成立,你需要不断证明我没有,而在慌乱之下一旦出错,便落人口实!
所以,谁主张谁举证!
最后的话
以和为贵在大多数场景下会为我们避免冲突,但是代价便是我们的利益受损。
本质讲,现代社会依然奉行丛林法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妨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一段绕口令,提醒孩子:
你的温柔需要带点锋芒!
校园欺凌有点邪,
专门欺负弱同学。
拳打脚踢打耳光,
侮辱谩骂带撒野。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教员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