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考试不理想?检验下自己的心理韧性吧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即面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当一枚鸡蛋、一个纸团、一个乒乓球从高处坠落,鸡蛋会被彻底摔碎,纸团虽然不会受伤但却彻底“躺平”,而乒乓球则会触底反弹,迸发出新的高度。具有韧性的人就如同这乒乓球,面对挫折不轻言放弃,努力为自己创造新的生机。

考试季,中考、高考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们经常听到类似的比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好了就是‘金榜题名’”。这样的比喻不确切,还很消极,因为它似乎隐喻着:如果没能通过这座桥,那么就会被现实淘汰,就会落入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成功的泥潭中,那是多么的可怕。而且这样的比喻隐含着错误的极端思维:“我高考(中考)失利了是不是就没有救了?”“没考到理想的学校,那我还有什么前途?”“没考好,过去三年白努力了!”而“金榜题名”实际是古代的“公务员考试”,用来比喻高考也极不恰当。在今天,学习是人一生的主题,升学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只要有韧性,不放弃,人人都可以获得最好的结果。

受编者邀约,在这里,特别为今年中考、高考中没能取得理想成绩的考生及家长提出几点建议:

对考生:第一,重拾信念,重新规划。

每个人的优秀品格是自我反弹力的基础,理性地复盘和反省是必要的。复盘时首先要看到考生已经付出的努力,已经取得的成果,已经练就的良好品格和习惯,这样有利于重拾信念,重新规划。一次考试的失利不代表人生的失败,而是一次学习,一次总结经验教训的机会。只要不放弃,成功的机会一直在不远的地方等着考生的再次出现。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需要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无论如何选择,都要积极向上,乐观迎战,持续努力。气馁“摆烂”,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徒然浪费时间、浪费机会。触底反弹,奋起直追,一定会有另一番崭新天地。

第二,合理调节,善用资源。

考试结果不如意,挫败情绪是难免的。甚至痛苦、愤怒、抑郁等都会涌上心头,对于考生们来说这类痛苦烦恼情绪是很正常的,但不能让它持续太久,不能沉沦其中。面对挫折时强行忍耐痛苦、独吞苦水不是韧性的体现,面对困境时学会求助,善用身边的资源才是有智慧的选择。考生们可以寻找老师和熟悉自己的周边成年人帮助,重新认识自己,重拾信心,寻找专业人员或自己可信任的人一起讨论未来的各种可能性,重新规划。有了支持和帮助,考生自己就可以重新启动,开始新征程。或再复习一年,或者到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学校开始新的学业,或者去就业工作,这一切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选择。学习是终身的主题,无论干什么只要不断学习,一定能获取自己的幸福人生。

对家长:放下情绪,学会理解、尊重与支持。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提升反弹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良好的人际环境支持,考生周边的人际环境最为重要。父母、家人、同学的支持和理解是克服困难、恢复竞争力的重要资源。面对孩子考试的失利,作为父母,有时也会因此感到失落、焦虑,出现这类情绪同样是正常的,但孩子的痛苦也许只多不少,因此在面对失落的孩子时,家长要放下情绪,避免苛责。要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困扰,表达理解和包容,支持孩子重新开始。若发现孩子表现出过分的情绪反应,要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人员的心理帮助。若孩子向父母表达对于未来的看法,要认真倾听,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抉择,不能一味说教,更不能否定或讽刺。

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放眼人生几十年,考试的失利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和考验,跌倒了爬起来,远方还是那么美丽。

(作者邢悦系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新华系苏州大学副教授)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