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第二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06-15 来源:知库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提出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随类赋彩”成为指导中国绘画技法理论的经典。其中对“随类赋彩”,理论家、画家有不同理解,但把“类”字解释为“物象的固有色”者,使“随类赋彩”成了幼稚的、简单的色彩赋色方法;把“类”字解释为“类型”“类似”者,让“随类赋彩”成为当今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经典训条。也有学者在解释“随类赋彩”时模棱两可,含糊推诿过去。因此弄清其真正含义,既是对上千年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正本清源,也对当下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②我们对“随类赋彩”的理解要完整、客观。谢赫“六法”是一个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原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其他“五法”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③“气韵生动”指的是一幅画面给人的整体感觉,要感人、生动。“骨法用笔”即中国画笔法、线条的运用。它是表达画家思想、个性、意念的手段,不是客观事物的复制和翻版。“应物象形”以“骨法用笔”的线条为依托,筑就中国画的气色容貌。“经营位置”是指构图需要画家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来取舍、布局、调置。“传移模写”就是师法自然,自自然取得灵感。在“六法”指导思想下的“随类赋彩”作为一个完整而带有指导地位的法则被提出来之后,它的内涵就不仅仅是写实意义和描摹自然物象的外在色彩,更是主张画家主观意念与客观相结合,从属于“气韵生动”的一种表现方法。这样,中国绘画减弱了对自然色彩的依附,渐渐出现了从重彩到淡彩、浅绛直至水墨画的重墨轻色。

④另外,古代中国画的颜料受当时生产技术和条件的局限及交通运输的不便,颜料的获取只能因陋就简。画家只能用简单的、接近的、类似于物象色彩的颜料去表现他们眼中所看到的物象色彩,有时找不到或调不出眼中所见到的色彩,只好凭主观情感去用色。这样就形成了主观意识很强的用色方法和原则,并形成了中国古代画家的色彩理论。因此“随类赋彩”中的“类”字不能简单解释为“固有色”,而是含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意象色”,其真正含义即大家现在所认同的“随意赋彩”。

⑤绘画艺术中最具感情因素的是色彩,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强烈的情绪,在色彩处理上不简单摹仿自然色彩,而是对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调配、强化在色彩上倾注了强烈的主观因素,因此,这种主观意象色彩深刻地体现着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感情,是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色彩磨炼和探究而形成的。

⑥中国画“随类赋彩”的方法,在历史上早有其例,如历代画家的墨荷、石窟壁画等等。20世纪70年代绘画大师林风眠敢于使用各种颜色,用意象色彩来展现中国画色彩的艺术魅力,从中可以看出林风眠将“随意赋彩”作为中国画色彩的理论指导和用色原则,并以此作为中国画创新的途径。

⑦中国画是色彩绘画。唐朝达到辉煌灿烂的鼎盛时期。宋元时期,水墨画成为绘画主流,重墨轻色,以色彩为重要艺术语言的重彩画退居次要地位。改革开放后,审美观念进一步拓展。重塑中国画的当代形象,以色彩为主要载体的重彩画要充当重要角色。古典重平画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像水墨画那样充分展开,为当代的重彩画家留下了可以充分拓展的语言空间。而“随类赋彩”仍是当代中国画色彩的用色指导。

(摘编自巫维轩《随类赋彩与意象色彩》,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赫所提出的中国绘画“六法”得到理论家、画家地普遍认可,但大家对其中的“随类赋彩”的理解和看法却有不同。

B. 在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最为重要,其他“五法”都以这一点为目标,并最终服务于表达画家的思想。

C. 自宋元以来,重彩画逐渐退居次位。当代重彩画家应当秉承“随类赋彩”的方法,以恢复重彩画的主流地位。

D. 艺术家想在绘画中用主观意象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非朝夕可就,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探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运用了类比论证,并借“幼稚、简单”“含糊推诿”“经典训条”等词寄寓了明确的情感倾向。

B. 文章主体部分先阐述了如何正确理解“随类赋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随类赋彩”中“类”的含义。

C. 文章从“随类赋彩”与“气韵生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颜料获取不便两个方面分析了画家主观用色的原因。

D. 第⑥段运用举例论证,举“墨荷”“石窟壁画”等例子,为论证观点“中国自古就有‘随类赋彩’的画法”。

3.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文章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而华,得烟云而秀媚。”(宋朝郭熙在《山水训》)

B.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南朝宗炳《画出水序》)

C. “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绝不如画。”(明代董其昌《画旨》)

D. “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故凡可以入诗者,均可以入画。”(清朝沈宗骞《芥舟学画编》)

4. 请根据文章内容信息,为“随类赋彩”下定义。

5. 请简要分析文章探究“随类赋彩”这一概念的意义。

【答案】

1. C 2. A 3. B

4.“随类赋彩”是指中国画家在色彩处理上不简单摹仿自然色彩,而是倾注强烈的主观因素,对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调配、强化,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绪的用色方法(原则)。

5. ①对上千年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正本清源。②对当下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进行明确的指导。③廓清古代画论的精神实质,探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味着对先哲的尊重与学习。④在此基础上开创中国画创新的途径。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从谢赫的“随类赋彩”切入,探讨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发展与演化。作者分析了“随类赋彩”的各类解读,并强调该概念在绘画艺术中的实际应用与主观表现。文章通过总结历史实例与现代实践,阐述了中国画中意象色彩的形成及其思想情感的表达。文章论证严谨,以谢赫“六法”为基础,逐层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形成对“随类赋彩”的现代理解与阐释,对中国绘画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主要信息的能力。

C.“以恢复重彩画的主流地位”错误。原文是说“重塑中国画的当代形象,以色彩为主要载体的重彩画要充当重要角色”,恢复重彩画的主流地位之说于文无据。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文章第①段运用了类比论证”错。第①段引用南齐谢赫的话引出“随类赋彩”的话题,然后给出了对“随类赋彩”的几种不同理解,接着提出论点,要弄清“随类赋彩”的真正含义。第①段没有用到类比论证。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强调客观自然山水的关系。

B.宗炳认为,只有善于“类”,绘画主体的心与目才能“同应”“俱会”,才能超越自然的表象,才能感悟自然之精神,认识到自然与人之间某种固有的关联。符合文章“随类赋彩”强调如何处理主观情感色彩与客观环境色彩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C.强调对山水与画主观看法。

D.强调画与诗的关系。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概括信息,给概念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一般是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首先找到属概念,由“这样就形成了主观意识很强的用色方法和原则,并形成了中国古代画家的色彩理论”可知,“随类赋彩”是中国画家一种用色方法(原则),特点是“主观意识很强”。

再看种差,由“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强烈的情绪,在色彩处理上不简单摹仿自然色彩,而是对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调配、强化在色彩上倾注了强烈的主观因素”概括出“色彩处理上不简单摹仿自然色彩”“倾注强烈的主观因素”“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调配、强化”“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情绪”。

最后,按照下定义的表达式“随类赋彩是……的用色方法(原则)”表述,注意合理安排各项内容之间的顺序。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结合“弄清其真正含义,既是对上千年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正本清源”概括出:对上千年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正本清源。

②结合“也对当下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概括出:对当下中国绘画色彩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进行明确的指导。

③结合“形成了主观意识很强的用色方法和原则,并形成了中国古代画家的色彩理论”“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强烈的情绪,在色彩处理上不简单摹仿自然色彩,而是对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调配、强化在色彩上倾注了强烈的主观因素”概括出:廓清古代画论的精神实质,探究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味着对先哲的尊重与学习。

④结合“林风眠将‘随意赋彩’作为中国画色彩的理论指导和用色原则,并以此作为中国画创新的途径”概括出:在此基础上开创中国画创新的途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辞职

高国才

“什么?你辞职了?你这孩子咋就不听话呢?现在找个正式工容易吗?咱全村有几家孩子能端铁饭碗啊?满村子你打听打听,谁不羡慕?你倒轻松,辞职了!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当爹的!”

“唉!你说你这孩子,让娘咋说你啊,这怪你爹发脾气吗?我和你爹供你上学,这些年操了多少心?好不容易让你抱上了铁饭碗,你还不知足!”娘叹口气,看看倔强的儿子和脾气暴烈的男人轻轻地摇了摇头。

“我知道爹娘供我不容易,所以我拼了命地学。我要不是优等生,铁路局去我们学校招工,能第一个就选上我?满以为能进大城市留在机关坐办公室呢,谁知道培训完,竟然让我下车间,进班组!我知道从基层做起是为了我的成长,但整天施工捣石子除病害有啥意思?最要命的是更换钢轨,一根钢轨全要肩扛!一声哨响,几十号子人全部上肩,谁都不敢偷懒。一旦谁偷个懒或脚下不稳,大伙都得被压趴下,轻的扭伤腰胯,重的就可能砸到脚上,骨断筋折落个残废。还有,大半夜的经常不让休息,还美其名曰‘天窗修’。你们是不知道,线路上的风大得能把人吹跑,尤其冬天那风刮过来飕飕的,就跟小刀在剜你的肉一样,棉衣棉帽的全套上也不管用。干活时一身汗,等稍微休息一下,那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啥罪过?你们知道吗!夏天?嘿!您就更别提夏天了。沿线都是庄稼地,那蚊子嗡嗡地搭帮结伙,叮上一口就能起核桃那么大的包,好几天又痒又疼。”

“行!你小子有种,还一套一套的。你爱去哪儿就去哪儿!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反正你大了,老子也管不了你了。我还得去村东头找老高家的三小子呢,让人家给就近安排个活儿,咱家得进个钱不是?你爷爷奶奶岁数大了,身边不能没人吧?你娘一个人忙不过来,也快收秋了,地里活也多,你不是辞职不干了吗,那你就下地干活儿去吧!”于是,爹气咻咻地走出小院。

“你说说,你这个犟种,再把你爹气出个好歹来。真拿你爷俩儿没办法!?你打算啥时候进城找工作去啊?手头的钱还够吗?家里才卖了夏粮三千块,你先拿上吧,穷家富路。”娘背过身去擦着眼睛。

“娘,您别操心了,我同学都帮我联系好了。一会我坐下午的火车走,晚上就到省城了。明早去新单位报到,不耽误事。工作比铁路上好多了!”

“您这边上有人坐吗?”一个衣着华丽的生意人模样的男人领着一个珠光宝气的漂亮女人站在面前。

他从思绪中回过神来。“没有,坐吧!”他调整了一下慵懒的身子,让出一些地方。列车在无声无息中开动了,他侧身望向窗外,小小的县城被越来越快地甩在身后,距省会的路还长着呢!他闭上眼,下午与父母争吵的场景让他无法平复心情。

“快看!快看!那股铁道线上咋那多人啊?”女人的吵嚷声让他从假寐中睁开眼。哦,原来是上行线在抢修呢,最近雨水大,线路病害多。他也不自觉地把目光射向窗外。

“那有啥好看的,不就是一帮子铁路工在修路吗!看到了吧,一个个穿的跟要饭的似的,整天灰头土脸,估计找个媳妇都难!”那个男人调侃道。

“什么?要饭的!他们那是累的!你去抢修现场体验一下试试!”他心里嘀咕着,厌恶地扫了男人一眼。

“这就是没文化闹的,只能干这粗活累活。你可得好好管教咱宝贝儿,要不好好学,将来也这下场。”男人继续和女人调侃着。

“你咋知道他们没有文化?”他压着火气,“你了解吗?他们可不是没文化的大老粗。他们里面还有交通大学一本高材生呢,他们的一些技术创新填补过咱们国家铁路技术的空白呢!”他喊道,像是和谁在吵架一样。

男人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哟!有不忿的了,你怎么就知道他们有那本事?好像你是个铁路工人似的。”

“我跟他们一样,就是个铁路工人!”他感到心脏极速跳动,脸上火辣辣地,这是一列空调车,但汗水却不知何时渗满了额头。

“哈哈!兄弟,别逗了,你这小身板儿抬得起枕木吗?还说自己是铁路职工?你看看人家,各个膀大腰圆。”男人放肆地笑起来。

“我!我……我曾经是一名铁路职工,刚辞职……”用小的不能再小的声音支吾着。

“原来你是个逃兵啊!”男人的笑声更放肆了。

“是啊,我是一个逃兵……”他感到浑身的血一下子涌上来,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得知儿子不珍惜铁饭碗提出辞职,让儿子下地干活,自己气咻咻地走出小院,说明父亲想阻止儿子辞职,反映出父亲的脾气暴烈。

B. 作为一个曾经的铁路工,“他”认为整天施工捣石子除病害没有意思,从基层做起没有意义,表明他内心对铁路工作的不满。

C. 他坐上下午的火车,离开县城去省会的路上,无法平复心情,反映出与父母争吵的场景给他的内心带来了触动,他明白父母的担心。

D. 面对男人的蔑视,“他”说“我跟他们一样,就是个铁路工人”,是为了凸显他在陌生人面前的自尊心。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用小的不能再小的声音支吾着,与前文“他”反驳父母时的理直气壮形成对比,说明他说话已经没有了底气,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动摇。

B. 小说情节简单,却引人深思。小说叙写了主人公与不同人物之间的两段对话,展现了人物不同的价值选择,引发了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C. 衣着华丽的生意人模样的男人瞧不起铁路工人,奚落他们“穿的跟要饭的似的”,这表现出小说的主题: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是表里不一的。

D. 小说语言朴实,富有生活气息。同样是对话,交流的对象不一样,运用的语言就不一样。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真实的心理活动。

8. 文章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结合文中画线处赏析其妙处。

“是啊,我是一个逃兵……”他感到浑身的血一下子涌上来,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9. 对话体小说基本上以人物对话为基本结构方式和表现形式。小说以人物对话为主体,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案】

6. C 7. C

8. (1)运用语言描写,主人公认识到自己是逃兵,说话已经没有了底气,人物形象更鲜活丰满;

(2)运用心理描写,主人公感到羞愧,内心充满矛盾与挣扎,也许他对辞职的选择产生动摇,也许他会重新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

(3)结尾扣题,并与开头呼应,结构严谨完整;

(4)小说结尾戛然而止,令人回味,引发了人们对小说主题“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的思考。

9. (1)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清晰紧凑。小说情节在“他”和父母、“他”和火车上生意人模样的男人的对话中展开。

(2)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小说采用对话展现人物不同的职业选择与价值观(如主人公的父母更重视铁饭碗,生意人模样的男人歧视铁路工人等),突出矛盾与冲突,使人物个性更突出,形象更丰满。

(3)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将真实情景再现,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使读者身临其境。

(4)揭示小说的主题。小说借人物对话,引发了读者对小说主题“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的思考。

【解析】

【导语】该小说通过一次辞职事件,呈现出青年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父母视“铁饭碗”为无上保障,而儿子在体力劳动的艰辛与外部嘲讽中,怀疑自己的选择。小说运用细腻的对话刻画出人物性格和情感态度,展现不同人的价值观冲突。结尾处“逃兵”一词揭示主人公内心的自我否定,反映出年轻人面对社会压力时的挣扎与忏悔,引发读者对人生选择的深入思考。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反映出父亲的脾气暴烈”错误。根据“你娘一个人忙不过来,也快收秋了,地里活也多,你不是辞职不干了吗,那你就下地干活儿去吧!”可知,父亲虽然生气,但让儿子下地干活和气咻咻地走出小院是因为无奈,而不是说明其脾气暴烈。

B.“认为整天施工捣石子除病害没有意思,从基层做起没有意义,表明他内心对铁路工作的不满”错误。根据“我知道从基层做起是为了我的成长,但整天施工捣石子除病害有啥意思?”可知,文中“他”理解从基层做起的重要性,只是对工作的艰辛感到不满。

D.“是为了凸显他在陌生人面前的自尊心”错误。根据“他感到心脏极速跳动,脸上火辣辣地,这是一列空调车,但汗水却不知何时渗满了额头”可知,“他”是因为被激怒,才激动地声称自己是铁路工人,这不是为了维护自尊心,而是出于对铁路工人的尊重和对对方蔑视的不满。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这表现出小说的主题: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是表里不一的”错误。小说通过对话揭示的是人的价值观选择和对劳动者的尊重,而不是表里不一的人。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句的作用的能力。

语言描写:“是啊,我是一个逃兵……”这句话直接反映出主人公在面对陌生人对铁路工人的轻视时,内心的自我认知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主人公毅然辞职,觉得铁路工作艰苦,如“整天施工捣石子除病害有啥意思?最要命的是更换钢轨,一根钢轨全要肩扛……夏天沿线都是庄稼地,那蚊子嗡嗡地搭帮结伙……”等描述,展现了他对铁路艰辛工作的不满。而此时,当听到他人贬低铁路工人,他却无力反驳,只能承认自己是逃兵。这种前后的反差,通过这句简单的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让读者看到主人公性格中复杂的一面,既有对艰苦工作的逃避,又在内心深处对曾经的职业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

心理描写:“他感到浑身的血一下子涌上来,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生意人模样的男人和漂亮女人对铁路工人的调侃,让主人公感到羞愧难当。他本已辞职,想要追求更好的工作,但此刻却被人指责为逃兵,这种心理反应非常真实。比如男人说“有不忿的了,你怎么就知道他们有那本事?好像你是个铁路工人似的”“哟!有不忿的了,你这小身板儿抬得起枕木吗?还说自己是铁路职工?你看看人家,各个膀大腰圆”等话语,刺激着主人公,使他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羞愧之中。这种强烈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结构方面:文章开头,主人公与父母争吵后坚决辞职,“‘什么?你辞职了?……’娘叹口气,看看倔强的儿子和脾气暴烈的男人轻轻地摇了摇头”。结尾处,主人公在火车上被人指责后承认自己是逃兵,与开头形成呼应。这种结构使小说前后连贯,严谨完整。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主人公从坚决辞职到自我怀疑的变化过程,增强了故事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主题表达: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在这个语境下,主人公的自我认知和羞愧引发了读者对小说主题“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的深入思考。主人公的辞职行为是否正确?青年人在面对职业困难时应该如何抉择?是像主人公一样逃避艰苦的工作,还是应该坚守岗位,在困难中寻找价值?这些问题都通过结尾的这一情节引发读者去思考,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情节上,推动情节发展:小说中,“他”和父母的对话推动了故事的开篇。父母对主人公辞职的不理解和指责,如“现在找个正式工容易吗?咱全村有几家孩子能端铁饭碗啊?……”“儿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反正你大了,老子也管不了你了……”等话语,展现了主人公辞职引发的家庭矛盾,也让读者了解到主人公辞职的背景和原因。而“他”和火车上生意人模样的男人的对话,则进一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男人对铁路工人的调侃和轻视,引发了主人公的反驳和自我反思,如“什么?要饭的!他们那是累的!你去抢修现场体验一下试试!”“我跟他们一样,就是个铁路工人!”“我!我……我曾经是一名铁路职工,刚辞职……”这些对话使故事更加紧张,情节更加清晰紧凑,让读者跟随人物的对话一步步深入了解故事的发展。

人物形象上,丰富人物形象:不同人物的对话展现了他们不同的职业选择与价值观。主人公的父母重视铁饭碗,这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明显看出,“咱全村有几家孩子能端铁饭碗啊?……好不容易让你抱上了铁饭碗,你还不知足!”反映出他们传统的职业观念,认为稳定的工作就是好的选择。而生意人模样的男人歧视铁路工人,认为他们没文化只能干粗活累活,“不就是一帮子铁路工在修路吗!看到了吧,一个个穿的跟要饭的似的,整天灰头土脸,估计找个媳妇都难!”“这就是没文化闹的,只能干这粗活累活”。主人公则在与他们的对话中,不断展现自己的矛盾心理和对职业的思考。这些对话突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每个人物的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形象更加丰满。

效果上,提升阅读体验:人物对话将真实情景再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例如,主人公与父母争吵的场景,“‘什么?你辞职了?……’‘唉!你说你这孩子,让娘咋说你啊……’”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中,感受到家庭矛盾的紧张和无奈。在火车上的对话也同样如此,“‘快看!快看!那股铁道线上咋那多人啊?’‘那有啥好看的,不就是一帮子铁路工在修路吗!’……”让读者感觉就像在火车上听到旁边人的谈话一样,非常真实。这种真实的情景再现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小说中的故事,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主旨上,揭示主题:小说借人物对话,引发了读者对“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与价值实现”这一主题的思考。主人公与父母关于铁饭碗的讨论,反映了传统职业观念与现代年轻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之间的冲突。主人公与生意人模样的男人关于铁路工人职业的争论,则让读者思考不同职业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这些对话,读者可以深入思考青年人在职业选择中应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如何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甚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材料二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丹释此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

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要之,谋不远而动不义,其楚白公胜之流乎!

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二》)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是时A侍医夏无且以B其所奉药囊C提轲D秦王方还柱E走F卒惶急G不知所为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振,同“震”,震慑。与《过秦论》中“振长策而御宇内”中的“振”意思不同。

B. 引,伸直身子。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句中的“引”意思不同。

C. 信,信义。与《过秦论》中“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的“信”意思相同。

D. 其,表推测,大概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其”用法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和秦舞阳“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与荆轲“顾笑武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荆轲的从容镇定。

B. 荆轲逐秦王时,秦廷群臣除了夏无且用所持药囊攻击荆轲外,其余的人慌乱中因为没有武器竟然只能袖手旁观。

C. 荆轲知事不就后,“箕踞”而坐。随意伸开两腿坐着,像个簸箕。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品格和对秦王的蔑视。

D. 司马光认为治理国家一定要“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把国事当儿戏就会身死国灭。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2)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

14. 历史上对荆轲其人其事的评价见仁见智。肯定者有之,如司马迁认为荆轲“名垂后世”,其行为值得学习。陶渊明认为“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侠肝义胆精神的赞扬。否定者有之,如苏洵认为荆轲刺秦“始速祸焉”,荆轲的行为加速了祸患的发生。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批评荆轲缺乏政治眼光。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司马光对荆轲其人其事是如何评价的。

【答案】

10.ADF 11. C 12. B

13. (1)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2)治理国家的人,按照才能委任官职,按照礼制确立为政之道,凭借仁德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国。

14. (1)司马光对荆轲刺秦总体上持否定态度。“荆轲,君子盗诸!”意思是“荆轲,按君子的道德观念来看,是类似盗贼之辈了”。

(2)荆轲只是燕太子丹手中的一颗棋子。太子丹舍弃治国正道,“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谋不远而动不义”。说明荆轲只是太子丹的“盗贼之谋”的帮凶。

(3)“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司马光认为,荆轲刺秦是心怀报答太子丹豢养私情,不符合道义,是愚蠢的行为。

【解析】

【导语】材料一记述荆轲刺秦失败,从容赴死,展现其勇敢与绝望;材料二中,司马光批评燕丹和荆轲,认为他们的急功近利、轻率行事导致国家灭亡,否定其行为正义性。两者共同探讨决策者轻率冒险带来的后果,对比鲜明,揭示了以不智为勇的危险性及政治决策的深远影响。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

“是时”,作状语,可单独成句,故在A处断句;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侍医夏无且”作主语,“以其所奉药囊”作状语,“提”作谓语,“轲”作宾语,句子结构完整,故在D处断句;

“秦王方还柱走”,“走”作谓语,句子结构完整,故在F处断句。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同“震”,震慑/举起。句意:所以有些害怕。/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各国。

B.正确。伸直身子/牵扯。句意: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虞常果然牵扯出了张胜。

C.错误。信义/可靠的。句意:并不表示信义。/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D.正确。表推测,大概/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句意:大概是楚国为复仇而丧生的白公胜之流罢了!/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袖手旁观”错误,原文说“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所以群臣并没有袖手旁观。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所以”,……的原因;“生劫”,活生生地劫持;“……者,……也”,判断句;

(2)“为”,治理;“任官……以信”,状语后置句;“怀”,安抚。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1)材料中司马光引用“荆轲,君子盗诸!”明确表达了对荆轲的否定,认为他类似盗贼之辈,从整体上奠定了其对荆轲刺秦持否定的基调。

(2)司马光指出太子丹“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而荆轲参与了太子丹的这一计划,可见在司马光看来,荆轲是太子丹错误谋略中的一部分,只是被利用的棋子,其行为缺乏长远谋划且不符合正义。

(3)“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表明司马光认为荆轲刺秦只是出于报答太子丹的私人豢养之恩,而“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则强调了司马光对荆轲这一行为的愚蠢判定,认为其既不符合大义,也难以实现其目的。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依次进来。到了台阶下,秦武阳害怕得变了脸色,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武阳笑了笑,走上前对秦王致歉说:“北方边远地区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吧,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太长,就握住剑鞘。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而按照秦国的法律,在殿上侍奉的群臣,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在殿下侍候,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来不及召来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荆轲。秦王还正在绕着柱子跑,仓猝间惊惶失措,不知道怎么办。左右大臣都提醒说:“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大王快把剑背在背上!”于是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了,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没投中,击中了柱子。秦王又砍击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荆轲自己知道事情不能成功了,靠着柱子笑着,像簸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秦王的侍卫上前,斩杀了荆轲。事后,秦王还头昏眼花了好长一段时间。

材料二:

臣司马光认为:燕太子丹不能忍受一时的怨恨而去冒犯如狼似虎的秦国,虑事轻率,谋划浅薄,挑起怨恨,招致祸患,使召公的宗庙忽然无人奉祀,罪过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而评论的人中有人说太子丹贤明,这难道不过分吗?

治理国家的人,按照才能委任官职,按照礼制确立为政之道,凭借仁德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国;因此官职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感怀君王的恩德,周围的邻国因他恪守信义而亲近友善。如果像这样,那么国家会像巨石一样安稳,像火焰一样势盛。触犯它的会被碰碎,冒犯它的会被烧焦,即便有强横凶暴的国家,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太子丹放弃这条路不走,反而用有着万辆战车的大国宣泄个人的愤怒,施展盗贼般的谋略,(最终)功业尽毁,自己被杀,国家变为废墟,不也让人感到悲哀吗?

跪着行走、伏地爬行,并不表示恭敬;言必行,重承诺,并不表示信义;耗费金钱,散发玉器,并不表示恩惠;自割颈部,剖膛破腹,并不表示勇敢。这里面的关键是,谋虑不深远且行动不合乎礼义,大概是楚国为复仇而丧生的白公胜之流罢了!

荆轲心怀报答太子丹豢养的私情,不顾全家七族人会受到牵连,想用一把尺八长的匕首使燕国强大、秦国削弱,这难道不是愚蠢吗。所以扬雄对此评论说,要离的死是蜘蛛、蝥虫之类的死;聂政的死是壮士之类的死,荆轲的死是刺客之类的死,这些都不能算作义。他又说:“荆轲,按君子的道德观念来看,是类似盗贼之辈了。”这话说得好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居开元精舍①,酬薛秀才见贻

许浑

知己萧条信陆沉,茂陵②扶疾卧西林③。芰荷风起客堂静,松桂月高僧院深。

清露下时伤旅鬓,白云归处寄乡心。怜君诗句犹相忆,题在空斋夜夜吟。

【注】①精舍:道士、僧人修炼居住之所。②茂陵: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用以指代相如,诗中是自指。③西林:寺名,晋太原中僧慧永建,后泛指寺院。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题目交代了创作原因,诗人在开元精舍寄居时收到薛秀才赠诗,于是作此诗以酬答。

B. 首联先写自己知己不多,又写书信无法送达,再写卧病寺院,层层铺陈,深化了寂寞伤感之情。

C. 颔联中“芰荷风起”是动态景物,“松桂月高”是静态景物,景物描写动静结合,表现了环境的幽寂。

D. 颈联写在清露落下时为羁旅中鬓发变白而伤心,白云飞归处聊以寄托思乡之心,愁绪中有几分欣慰。

16. 诗人是如何表达对薛秀才赠诗的感激之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5. D

16. ①前三联极写自己寓居开元精舍的孤独伤感,反衬薛秀才赠诗给自己带来的慰藉,凸显感激之情。

②“怜君诗句独相忆”一句直抒胸臆,通过写只有薛秀才没有忘记自己,寄来诗作,直接表达感激之情。

③“题在空斋夜夜吟”写自己要把赠诗题在空斋中夜夜吟咏,通过想象深化感激之情。

【解析】

【导语】本诗通过描绘幽静的环境、表达知己难求、离乡之愁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表现了诗人孤独伤感而又心存温暖的内心状态。诗句中蕴含对知己和故乡的深情,使孤寂的寄居生活显得不那么孤单。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D.“愁绪中有几分欣慰”错误,“白云归处寄乡心”意思是只能望着远处白云飞归之处,寄托一下思乡之心,表达的是乡心无处寄托的无奈之情。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首联诗人用“知己萧条”形容自己的处境,暗示自己身处异乡,知音稀少,心情孤寂。“茂陵扶疾卧西林”则是借用汉代司马相如病卧茂陵的典故,表明自己身体欠佳,处在一种困顿的状态中,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隐居或者远离尘嚣的意味。颔联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夏日的晚风吹拂着荷花,夜晚月光下的松树和桂花营造出一片宁静的氛围。这样的环境往往容易让人产生思乡之情。颈联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乡情绪。“清露”和“白云”都是常见的象征故乡或远方亲人的意象,“伤旅鬓”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在外漂泊岁月的感慨,“寄乡心”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诗人在前三联极写自己寓居开元精舍的孤独伤感,以此反衬薛秀才赠诗给自己带来的慰藉,凸显对薛秀才的感激之情。

②尾联“怜君诗句独相忆”是诗人直接抒发感谢薛秀才的赠诗,诗人通过薛秀才给自己寄来诗句感受到薛秀才没有忘记自己,说因为薛秀才的诗句而使他独自怀念对方,直接表达感激之情。

③尾联“题在空斋夜夜吟”是诗人称自己要将薛秀才的诗句题写在空荡荡的书斋里,每晚都要吟诵,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这不仅是对薛秀才友谊的认可,也是对其作品的喜爱和珍视。通过想象深化感激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班级有位学生沉迷手机,老师引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他要防微杜渐,不要因过度沉迷而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

(2)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典故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怆郁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的鸣声是天籁,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声音,唐宋诗词中常常用鸟的鸣叫声喻指音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②.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 ④. 镜中衰鬓已先斑 ⑤. 间关莺语花底滑 ⑥. 幽咽泉流冰下难(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溺”“鬓”“斑”“咽”“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们饱受焦虑情绪困扰时,很多人想到的缓解方法就是刷手机。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受情绪问题困扰的被访者,容易把刷手机当成放松情绪的一种手段,焦虑程度越重,① 。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刷手机会带来一种虚假快感,这种快感能缓解现实焦虑。手机提供的虚拟世界,你忘却了让人沮丧挫败的现实生活,追求下一次迫不及待的快感体验。这样,渐渐地对手机就有了依赖:再刷一条微博,再看一个视频,再开一局游戏……于是,手机成瘾由此形成。

其实,_____②____,它不过是一种逃避策略罢了。焦虑作为一种情绪信号,提醒你有威胁存在,需要通过行动解除威胁,而逃避无法解决问题,所以不能化解焦虑。因此出现焦虑而忍不住刷手机时,建议设置停止时间,防止成瘾失控。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完整地写在下面。

【答案】18. ①手机使用频率越高/越忍不住刷手机/越热衷于刷手机 ②刷手机并不能真正缓解焦虑

19. 手机提供的虚拟世界,使你忘却了让人沮丧挫败的现实生活,迫不及待地追求下一次快感体验。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空,由上文“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受情绪问题困扰的被访者,容易把刷手机当成放松情绪的一种手段”以及下文“于是,手机成瘾由此形成”可知,焦虑程度越重,手机的使用频率就越高,所以此处可填写“手机使用频率越高/越忍不住刷手机/越热衷于刷手机”。

第②空,由上文“因为刷手机会带来一种虚假快感,这种快感能缓解现实焦虑”及下文“而逃避无法解决问题,所以不能化解焦虑”可知,刷手机并不能真正缓解焦虑,所以此处可填写“刷手机并不能真正缓解焦虑”。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虚拟世界”与“你”之间缺少谓语动词,应该要加“使”字作为谓语;

二是语序不当,“迫不及待”的应该是“你”(此处承前省略),而不是“快感”,应将“迫不及待”调到“追求”前。“的”用在定语后,“地”用在状语后,此处用“地”。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他的散文集《山水》清朗深婉,诗情与哲思水乳交融,了无痕迹,在中国现代散文中可谓 ① ,贯穿着“正当的死生”的主旋律、充溢着坚忍向上的人格力量的《山水》被钱理群称为冯至“一绝”。

冯至欣赏的是素朴本真的自然,他从人们② 的自然景致,如原野、树、草、鸟的成长、姿态中体会到无限的美、永恒的美。而对于人们热衷的富于历史文化气息的自然景观,不仅没有兴趣,而且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如对于闻名遐迩的杭州西湖,冯至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人为地将历史的糟粕堆在西湖的周围,使得原先纯粹的西湖山水变得嘈杂。中西文化的熏陶及赴德求学、回国的经历、昆明时期的生活,使冯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观。

作为文学界的领军人物,冯至却从不③ ,总是谦虚而温润。1988年《山水》重印,冯至作序说:“承蒙张错先生厚意,重印《山水》,恰似重阳过后送来一盆菊花,但愿花的色香没有褪尽,不至于像苏东坡在诗和词里一再感叹的‘明日黄花蝶也愁’。”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 请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

20.①别具一格(独树一帜) ②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③恃才傲物

21. 《山水》贯穿着“正当的死生”的主旋律,充溢着坚忍向上的人格力量,被钱理群称为冯至“一绝”。

22. 示例:①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将重印《山水》比作重阳后送来的一盆菊花,表达对时过境迁后《山水》阅读价值能否被读者接受的担忧,突出其为人谦逊。②引用苏轼的诗句,使得表达含蓄而又富有诗意,同时表现出冯至作为“文学界领军人物”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③“承蒙”“厚意”,敬辞的使用,典雅庄重,透露出了冯至的谦虚的为人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强调冯至的散文集《山水》“清朗深婉,诗情与哲思水乳交融”,被称为“一绝”,在中国现代散文中具有不同的风格,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所以可填“别具一格”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意为独立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或自成一家,与众不同。

第二处,语境强调人们看到的这些自然景致,如原野、树、草、鸟等都很平常,都是日常所见,所以可填“习以为常”或“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司空见惯:某件事很常见,不足为奇。

第三处,语境强调冯至是文学界的领军人物,总是“谦虚而温润”,语境应是其从不骄傲自大,所以可填“恃才傲物”。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有才能而轻视别人。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首先确定句子的主干,即“《山水》被钱理群称为冯至‘一绝’”。而“贯穿着‘正当的死生’的主旋律”“充溢着坚忍向上的人格力量”是定语成分,起修饰作用。

其次将定语部分组成句子。即“《山水》贯穿着‘正当的死生’的主旋律”“《山水》充溢着坚忍向上的人格力量”。

最后进行整合,主语可以承前省略,即《山水》贯穿着“正当的死生”的主旋律,充溢着坚忍向上的人格力量,被钱理群称为冯至“一绝”。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重印《山水》,恰似重阳过后送来一盆菊花”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其中“重印《山水》”是本体,“重阳过后送来一盆菊花”是喻体,重阳佳节正赏菊,佳节过后,菊花可能就会无人问津,“但愿花的色香没有褪尽,不至于像……”表达对时过境迁后《山水》阅读价值能否被读者接受的担忧,突出其为人谦逊。

②苏轼的诗句“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等到明日重阳节已过,菊花逐渐萎谢,连蝴蝶也要发愁了。引用此诗句写出了冯至对时过境迁后的《山水》阅读价值能否被读者接受的担忧,使得表达含蓄而又富有诗意,也表现出了冯至深厚的文化素养。

③“承蒙”“厚意”“先生”,这些词语是敬辞,是书面语,语言风格典雅庄重,表现出了冯至性格上的谦虚,典雅的语言也体现其为学、为文的文化底蕴深厚。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在心里为他人预留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可能代表着尊重、理解,也可能存在着偏见、误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表述的是人们内心为他人预留位置的现象,并指出这个位置所蕴含的情感具有两面性,可能是积极的,如尊重、理解,也可能是消极的,如偏见、误解。“为他人预留一个位置”,这里的“位置”不是实际的空间位置,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空间,代表着对他人的一种态度和情感。“尊重、理解”,这是积极的情感态度,意味着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包容他人的不同,认可他人的价值;“偏见、误解”,这是消极的情感态度,表现为对他人的片面认识、错误判断,导致不公平的对待和矛盾的产生。根据材料,考生可以有以下几个立意角度:

1.倡导为他人预留尊重和理解的位置。分析积极的预留位置如尊重、理解可以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论述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如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等。通过列举历史上尊重他人而成就大业的人物事例,如刘备三顾茅庐对诸葛亮的尊重,或者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尊重理解带来积极影响的故事。

2.反思偏见和误解给他人带来的伤害。可以分析偏见和误解产生的原因,如缺乏沟通、固有观念等;可以阐述消极的预留位置会产生危害,比如偏见、误解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并以具体的事例说明偏见和误解如何破坏人际关系、阻碍社会发展。例如种族歧视、性别偏见等问题。

3.探讨如何正确地为他人预留位置。拓展思维,思考如何减少或消除消极的预留位置,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从个人的自我修养、教育的引导、社会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消除偏见、增进理解的方法和途径,如加强沟通交流、拓宽视野、培养同理心等。也可结合自身经历,讲述自己在与他人相处中,是如何处理内心为他人预留的位置,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在开头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现象引出“为他人预留位置”的话题,点明主题。接着主体部分可以采用对比的结构,分别论述尊重理解他人和偏见误解他人的不同结果,再深入探讨如何正确为他人预留位置,并结合具体的事例加以支撑。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为他人预留正确位置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解,消除偏见、误解。

立意:

1.预留之位应是理解而非偏见。

2.多一份理解和尊重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3.为他人留点善意空间。

4.对一些尊重理解,少一些偏见误解。

例文:

预留之位应是理解而非偏见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在心里为他人留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可能代表理解,亦可能存在偏见。以己拙见,预留之位应是理解而非偏见,方可构筑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社会。

自古以来,中国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以人情为纽带的社会。人们往往在接触一个人前就已通过他的家庭、教育与职业完成对他在心中位置的预设。这就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预留之位代表着理解或是偏见。但先入为主的偏见毕竟是片面的,因此,预留之位应是理解而非偏见,这不仅体现了个人修养,更是君子“谦和礼敬”文化的充分体现。

杨绛曾言:“我对你好,不是代表你有多好,而是我很好。”对他人的看法与评价恰恰是自己心理的投射。作为文学大师朱光潜,即使遭受许多不幸经历,但依旧如孩童般单纯。有一次,他躲在一个石头后面,向行人递送小花,有人因为心存偏见与疑惑没有接受,多年以后听闻此事又追悔莫及。倘若当时的行人多一份理解,便会收获来自他人无条件的善意;而倘若对此事先预留偏见之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便会生成隔阂。而若这种思维惯性一旦形成,我们就更难改变自己的固有认知。自己的认知凌驾于事实之上,让唯心主义的主观色彩肆意妄行,那么误解与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预留职位应是理解,而非偏见,才可不断创造“刎颈之交”的佳话。

不仅对待他人如此,在国与国的相处中让预留之地成为理解而非偏见,也是需要秉持的准则。在刚落下帷幕的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的游泳运动员竟被尿检了几十次之多,反观他国运动员,有的甚至一次都没有。在潘展乐夺得自由泳冠军后,立刻受到了澳洲教练的质疑,认为“不可能以一个身位的优势赢得100米自由泳比赛,这不真实”。试想,这种质疑和言论,不正表明了他国对我国存在的歧视与偏见吗?这是对人种的偏见,对国家的偏见,更是对竞技体育的偏见。事实证明,在预留之位即引入偏见,就会导致种种问题,甚至被贻笑大方。因此,从世界范围内来看,预留之位应是理解而非偏见。只有如此,世界才能走出零和博弈,才能走向互利共赢,才能真正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反观当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了一些人恶意中伤他人的泄愤之地。在一些网络事件真相未明之时,就跟风、站队,谩骂、网暴,甚至对他人“人肉开盒”,导致网络戾气越来越重,甚至乌烟瘴气。因此,即使在网络社会,也应构筑理解的高地,留存尊重的底色,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还网络一片晴朗。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更应践行君子“和而不同”的观念,让预留之地多些理解而非偏见,与他人共同走向尊重理解的未来。

显示全文